[发明专利]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6705.3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兰;康萍;秦琴;王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呕吐 毒素 诱导 小肠 上皮细胞 程序性 坏死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种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细胞培养液;
将猪小肠上皮细胞接种至所述细胞培养液中培养,获得待诱导细胞;
向所述待诱导细胞中加入含有呕吐毒素的所述细胞培养液,进行呕吐毒素诱导,获得经过呕吐毒素诱导处理后的诱导处理细胞;
测定所述诱导处理细胞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claudin-1蛋白表达以及程序性坏死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蛋白表达,判断呕吐毒素诱导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作用;
其中,测定所述诱导处理细胞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claudin-1蛋白表达、以及程序性坏死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蛋白表达,判断呕吐毒素诱导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作用的步骤中:
所述程序性坏死关键基因包括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和磷酸化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所述猪小肠上皮细胞为IPEC-1;
向所述待诱导细胞中加入含有呕吐毒素的所述细胞培养液,进行呕吐毒素诱导,获得经过呕吐毒素诱导处理后的诱导处理细胞的步骤中:所述含有呕吐毒素的所述细胞培养液中,呕吐毒素的浓度为0.5μg/mL,诱导时长为48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细胞培养液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DMEM/F-12培养基中加入5%的胎牛血清、1%的青链霉素混合液、1%的谷氨酰胺、0.1%的转铁蛋白以及5μg/L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混合后制得细胞培养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猪小肠上皮细胞接种至所述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后,获得待诱导细胞的步骤,包括:
将猪小肠上皮细胞接种至含有所述细胞培养液的培养板或培养皿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汇合率达到70~80%,得培养细胞;
对所述培养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至细胞传代至2~3代,获得待诱导细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猪小肠上皮细胞接种至含有所述细胞培养液的培养板或培养皿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汇合率达到70~80%,得培养细胞的步骤,具体包括:
取冻存的猪小肠上皮细胞在37℃水浴中复苏后,按3~4×105个/mL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细胞培养液的培养板或培养皿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汇合率达到70~80%,得培养细胞,其中,所述培养箱的培养条件设置为:CO2的体积浓度为5%、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长为2~3天,每隔20~26h更换一次细胞培养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培养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至细胞传代至2~3代,获得待诱导细胞的步骤中:所述传代培养的培养时间为7~8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待诱导细胞中加入含有呕吐毒素的所述细胞培养液,进行呕吐毒素诱导,获得经过呕吐毒素诱导处理后的诱导处理细胞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待诱导细胞接种至孔板中,加入所述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至细胞贴壁且长到70~80%后,再向孔板中加入含有呕吐毒素的所述细胞培养液,进行呕吐毒素诱导,获得经过呕吐毒素诱导处理后的诱导处理细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呕吐毒素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诱导细胞接种至孔板中,加入所述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的步骤中:所述待诱导细胞接种至所述孔板中的接种量为3~4×104个/mL,所述细胞培养液在所述孔板中的添加量为80~120µL/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67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