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426.2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0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达伟业公共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违规驾驶行为 警示装置 行驶状态 违规 匝道 出入口区域 告警 驾驶行为 交通领域 警示模块 违规车辆 行驶路段 出入口 警示 矫正 交通事故 关联 驾驶 检测 概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与方法,涉及交通领域。该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与方法首先通过检测处于匝道出入口区域的车辆的行驶状态;其中,然后依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出现违规驾驶行为;最后在所述车辆出现违规驾驶行为时,控制与所述行驶路段关联的警示模块进行违规驾驶告警,从而若车辆在匝道出入口的行驶状态出现违规行为时,可以现场及时对违规车辆驾驶员进行现场警示,以矫正其驾驶行为,从而大大较小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匝道及类似交通环境中因各种原因使在途车辆改变行驶状态乃至违法行驶而导致交通事故已经屡见不鲜;从已经采集到的匝道区域违法内容来看,主要是车辆在错过出口以后将车辆停在出口前向主车道的应急行车道或与紧急行车道相邻的主车道上,然后可能会出现的违法事实是在上述车道出现倒车、停车、缓行、逆行并引发交通事故。
目前在行业内对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设置警示标志、设置摄像机进行场景拍摄,其中违法事件的识别及证据采集绝大多数采用人工手段,然而这样的方式无法起到现场警示的作用,只能事后进行违反交通规则追责,由违规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概率仍然很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与方法,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所述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包括行驶状态检测模块、中央控制器及警示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行驶状态检测模块、所述警示模块电/通信连接,
所述行驶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处于匝道出入口区域的车辆的行驶状态;其中,所述行驶状态检测模块标记有行驶路段;
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出现违规驾驶行为;
所述中央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车辆出现违规驾驶行为时,控制与所述行驶路段关联的警示模块进行违规驾驶告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违规驾驶行为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违规驾驶行为警示方法包括:
检测处于匝道出入口区域的车辆的行驶状态及行驶路段;
依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出现违规驾驶行为;
在所述车辆出现违规驾驶行为时,控制与所述行驶路段关联的警示模块进行违规驾驶告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与方法,首先通过检测处于匝道出入口区域的车辆的行驶状态;其中,然后依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出现违规驾驶行为;在所述车辆出现违规驾驶行为时,控制与所述行驶路段关联的警示模块进行违规驾驶告警,从而若车辆在匝道出入口的行驶状态出现违规行为时,可以现场及时对违规车辆驾驶员进行现场警示,以矫正其驾驶行为,从而大大较小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违规驾驶行为警示装置的电路连接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达伟业公共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达伟业公共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