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6740.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胡蓉彬;胡刚毅;李儒章;王健安;陈光炳;王育新;付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分时钟信号 单端时钟信号 相位关系 差分电压信号 两相时钟信号 自动调节功能 产生电路 时钟信号 占空比 转换 电路 脉冲宽度调节电路 电压转电流电路 差分电流信号 相位检测电路 占空比转换 电源电压 积分电路 内部条件 时钟相位 输出时钟 输入时钟 外部条件 相位调节 单时钟 电路能 上升沿 单端 偏离 老化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时钟相位调节电路,产生差分时钟信号;差分转单端电路,把差分时钟信号转换成单端时钟信号;脉冲宽度调节电路,用于调节单端时钟信号得到单端时钟信号;相位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单端时钟信号上升沿间的相位关系,并转换成差分时钟信号的占空比;积分电路,用于把差分时钟信号的占空比转换成差分电压信号;电压转电流电路,用于把差分电压信号转换成差分电流信号。本发明接收单时钟信号后产生两个具有180度相位关系的时钟信号,当输入时钟占空比、温度、电源电压等外部条件、器件老化等内部条件发生改变引起输出时钟相位关系偏离180度时,本发明电路能自动把相位调节回180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在分时采样ADC中,多个ADC时间等间隔交替地对同一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以实现采样频率的倍增。ADC的采样行为由时钟信号控制,采样时刻发生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要实现多个ADC时间等间隔交替地对同一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各个ADC的时钟信号间需要保持准确的相位关系。
目前的多相时钟信号产生技术,用单一时钟信号产生多个具有不同相位的时钟。单一时钟信号的采用使得产生的多个时钟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但是实现多个时钟信号间准确的相位关系却是目前的技术难点。现有技术采用数字校正技术来校正多个时钟信号间的相位误差,以满足高精度分时采样ADC的要求。数字校正技术的缺点是校正过程中ADC不能正常工作,每当温度、电源电压等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校正。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该电路接收单一时钟信号后产生两个具有180度相位关系的时钟信号。当输入时钟占空比、温度、电源电压等外部条件、器件老化等内部条件发生改变引起输出时钟相位关系偏离180度时,自动把相位调节回180度,不影响ADC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在接收一差分时钟信号CLKi+/CLKi-后产生两个相位相差180度的具有CMOS电平的时钟信号CLKA与CLKB,该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包括:
一时钟相位调节电路101,适用于产生差分时钟信号CLK2+与CLK2-;
一差分转单端电路102,适用于把差分时钟信号CLK2+与CLK2-转换成两个具有CMOS电平的单端时钟信号CLKC与CLKD;
一第一脉冲宽度调节电路103,适用于调节单端时钟信号CLKC的脉冲宽度得到单端时钟信号CLKA;
一第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104,适用于调节单端时钟信号CLKD的脉冲宽度得到单端时钟信号CLKB;
一相位检测电路105,适用于检测单端时钟信号CLKA与CLKB上升沿间的相位关系,并将所述相位关系转换成差分时钟信号CLK3+与CLK3-的占空比;
一积分电路106,适用于把差分时钟信号CLK3+与CLK3-的占空比转换成差分电压信号V+/V-;
一电压转电流电路107,适用于把差分电压信号V+与V-转换成差分电流信号I+与I-。
优选地,所述差分转单端电路102包括:
一前置放大电路120,适用于对差分时钟信号CLK2+与CLK2-进行放大,输出差分信号a+和a-;
一第一差分转单端放大器121,适用于将差分信号a+和a-转换成单端时钟信号CLKC;
一第二差分转单端放大器122,适用于将差分信号a+和a-转换成单端时钟信号CLK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