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6740.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胡蓉彬;胡刚毅;李儒章;王健安;陈光炳;王育新;付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分时钟信号 单端时钟信号 相位关系 差分电压信号 两相时钟信号 自动调节功能 产生电路 时钟信号 占空比 转换 电路 脉冲宽度调节电路 电压转电流电路 差分电流信号 相位检测电路 占空比转换 电源电压 积分电路 内部条件 时钟相位 输出时钟 输入时钟 外部条件 相位调节 单时钟 电路能 上升沿 单端 偏离 老化 检测 | ||
1.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一差分时钟信号CLKi+/CLKi-后产生两个相位相差180度的具有CMOS电平的时钟信号CLKA与CLKB,该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包括:
一时钟相位调节电路(101),适用于产生差分时钟信号CLK2+与CLK2-;
一差分转单端电路(102),适用于把差分时钟信号CLK2+与CLK2-转换成两个具有CMOS电平的单端时钟信号CLKC与CLKD;
一第一脉冲宽度调节电路(103),适用于调节单端时钟信号CLKC的脉冲宽度得到单端时钟信号CLKA;
一第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104),适用于调节单端时钟信号CLKD的脉冲宽度得到单端时钟信号CLKB;
一相位检测电路(105),适用于检测单端时钟信号CLKA与CLKB上升沿间的相位关系,并将所述相位关系转换成差分时钟信号CLK3+与CLK3-的占空比;
一积分电路(106),适用于把差分时钟信号CLK3+与CLK3-的占空比转换成差分电压信号V+/V-;
一电压转电流电路(107),适用于把差分电压信号V+与V-转换成差分电流信号I+与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转单端电路(102)包括:
一前置放大电路(120),适用于对差分时钟信号CLK2+与CLK2-进行放大,输出差分信号a+和a-;
一第一差分转单端放大器(121),适用于将差分信号a+和a-转换成单端时钟信号CLKC;
一第二差分转单端放大器(122),适用于将差分信号a+和a-转换成单端时钟信号CLKD;
一锁存器电路(123),适用于减少单端时钟信号CLKC与CLKD的采样抖动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20)包括NMOS晶体管N3和N4以及PMOS晶体管P1~P4,该前置放大电路还包括电阻R3和R4;差分时钟信号CLK2+输入所述NMOS晶体管N3的栅极,差分时钟信号CLK2-输入所述NMOS晶体管N4的栅极;NMOS晶体管N3的源极连接NMOS晶体管N4的源极形成第三电气结点,所述第三电气结点经一尾电流U1到地;所述NMOS晶体管N3的漏极连接至PMOS晶体管P1的漏极形成第四电气结点,PMOS晶体管P1的栅极与PMOS晶体管P2的栅极连接;NMOS晶体管N4的漏极连接至PMOS晶体管P4的漏极形成第五电气节点,PMOS晶体管P4的栅极与PMOS晶体管P3的栅极连接;PMOS晶体管P2的漏极连接第五电气结点并输出差分信号a+,PMOS晶体管P3的漏极连接第四电气结点并输出差分信号a-;所述电阻R3并联于PMOS晶体管P1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电阻R4并联于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之间;PMOS管P1~P4的源极接电源VD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相位自动调节功能的两相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转单端放大器(121)包括PMOS晶体管P5和P6以及NMOS晶体管N5和N6,所述PMOS晶体管P5的栅极接差分信号a+,PMOS晶体管P6的栅极接差分信号a-,PMOS晶体管P5的漏极连接NMOS晶体管N5的漏极,PMOS晶体管P6的漏极连接NMOS晶体管N6的漏极并输出单端时钟信号CLKC,所述PMOS晶体管P5和P6的源极接电源VDD,NMOS晶体管N5和N6的源极接地,NMOS管N5的栅极与NMOS管N6的栅极连接且NMOS管N5的栅极与漏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7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