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橄榄烷型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2290.3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岛平;林葵;谢集照;黄祖林;张思敏;谢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C35/37 | 分类号: | C07C35/37;A61P31/04;C07C29/76;C11B9/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橄榄 化合物 及其 提取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植物八角已提取香料的精馏釜底残液中回收有用物质的方法及用途,具体是化合物[1,4‑二羟基‑14(10→1)‑迁移‑橄榄烷‑1(10)‑烯]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该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是取用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经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开放性ODS柱、制备薄层等一系列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1,4‑二羟基‑14(10→1)‑迁移‑橄榄烷‑1(10)‑烯。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充分利用八角精馏后釜底的残液,还能得到具有[6,6,3]三环的橄榄烷型倍半萜化合物,该橄榄烷型化合物可用于抗菌候选化合物,或者作为天然香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用物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天然植物八角已提取香料的精馏釜底残液中回收有用物质的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八角茴香(八角树),属于木兰科八角属植物,拉丁学名为
具有[6,6,3]三环的橄榄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属于比较少见的天然产物,因其结构复杂,手性位点较多,目前仍未见这一类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报道。限制了获得的渠道和化合物数量。而能从废弃物中获得,会使原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中提取具有[6,6,3]三环的橄榄烷型倍半萜化合物的方法,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充分利用八角精馏后釜底的残液,还能得到具有[6,6,3]三环的橄榄烷型倍半萜化合物,该橄榄烷型化合物可用于抗菌候选化合物,或者作为天然香料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从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中提取得到的橄榄烷型化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01~04,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方面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橄榄烷型化合物,其结构如下:
该化合物的化学名为1,4-二羟基-14(10→1)-迁移-橄榄烷-1(10)-烯。
上述的橄榄烷型化合物(1,4-二羟基-14(10→1)-迁移-橄榄烷-1(10)-烯),该化合物是从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中提取得到的,所述的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为经过精馏后沉降于精馏器底部的粘稠状物质,具体提取过程操作步骤如下:
(1)取八角茴香精馏釜底残液,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用体积比环己烷:乙酸乙酯=1:0、50:1、10:1、1:1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得到7个流份A~G;
(2)流份F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用体积比环己烷:乙酸乙酯=1:0、50:1、25:1、10:1、5:1、2:1、1:1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得17个流份F1~F17;F14用 sephadex LH-20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体积比三氯甲烷:甲醇=1:1的混合溶液洗脱,得2个流份F14-1~F1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甲醇精馏副产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萘酚生产连续中和反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