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植树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1453.6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冯仲科;常晨;林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16 | 分类号: | B64D1/16;B64D47/08;B64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植树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植树技术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无人机航飞摄影获取地面数字正射影像DOM及数字表面模型DSM,在其基础上利用DOM及DSM进行造林规划设计,使用无人机搭载新型绿色环保植树材料和集束式弹射系统进行精准造林。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植树技术方法,特别是一种无人机搭载新型绿色环保植树材料和集束式弹射系统进行精准造林的新型技术方法。
二、技术背景
造林是在无林地上建立新林的生产过程,常作为人工造林的同义语。无林地系指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滩涂地、沙荒地和废矿基地等,一般统称宜林地。而飞播造林已成为生物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手段,自古5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利用飞机进行植树造林可谓历史悠久,飞播造林是我们保护地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传统的飞播造林主要针对的单层纯林、人工林等,这种造林技术比较粗放,常常落种不均匀,形成的幼林常稀密不均,用种量过大。新型无人机造林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省劳力,投入少,成本低,范围广,能深入人烟稀少、人工造林困难的地区且材料环保易降解,省时省力效率较高。
三、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使飞播造林更加精准合理,精确实现造林目的,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新型绿色环保植树材料和集束式弹射系统进行精准造林。为克服传统飞播造林落种不均匀,形成的幼林常稀密不均,用种量过大的缺点,为实现精准造林,使用一种无人机植树技术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无人机摄影获取地面DOM及DSM,在其基础上利用DOM及DSM进行造林规划设计,使用无人机搭载新型绿色环保植树材料和集束式弹射系统进行精准造林。
主要发明内容:
①在待植地点进行设计调查,根据当地情况设立适当控制点,使用无人机进行航飞拍摄,获取当地影像信息,处理校准后获得当地数字正射影像DOM及数字表面模型DSM;
②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结合DOM、DSM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在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上确定造林树种、地点及造林密度a×b;
③新型绿色环保植树材料和集束式弹射系统的设计制作。
本项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克服传统飞播造林技术比较粗放,常常落种不均匀,形成的幼林常稀密不均,用种量过大的缺点,新型造林方式有精度高,速度快,省劳力,投入少,成本低,范围广等优点;
(2)植树材料外壳使用植物叶片及可降解粘剂淀粉胶经加工压模制成,材料绿色环保,利用土地吸收,叶片在土壤中降解并为植树原料提供养分,可保水半年以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绿色环保植树材料示意图
图2为集束式弹射系统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人机植树技术方法与现有方法的不同,具体在于:
(1)在待植地点进行设计调查,根据当地情况设立适当控制点,使用无人机进行航飞拍摄,获取当地影像信息,处理校准后获得当地数字正射影像DOM及数字表面模型DSM;
(2)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结合DOM、DSM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在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上确定造林树种、地点及造林密度a×b;
(3)进行新型植树材料的制作,植树材料外壳使用植物叶片及可降解粘剂淀粉胶经加工压模制成,根据造林树种及造林时间的不同,因地制宜就地选择适宜的植物叶片,材料绿色环保,利用土地吸收,叶片在土壤中降解并提供养分,可保水半年以上,针对不同的造林树种有三种加工方法可供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投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挂载的灭火弹投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