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向旋转高效搅拌的双螺旋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2395.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1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杨杰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1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体 反应釜 动力装置 搅拌装置 同向旋转 控制器 从动轮 搅拌轴 上表面 双螺旋 体内 减速机输出端 上表面中心 电机电性 加热装置 侧表面 减速机 圆台形 主动轮 上端 圆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向旋转高效搅拌的双螺旋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位于反应釜体上表面靠近一端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圆孔一、位于搅拌轴二上端上表面与搅拌轴二固定连接的从动轮二和位于反应釜体方的动力装置共同构成,所述动力装置由位于反应釜体上表面中心处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圆台形箱体、位于减速机输出端且在水平方向上和从动轮一相对应的位置与减速机固定连接的主动轮和位于反应釜体内的加热装置共同构成,所述反应釜体侧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旋转电机电性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反应相关设备,特别是一种同向旋转高效搅拌的双螺旋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反应釜由于制作精度较高,所以基本上都是单个螺旋轴,而单个螺旋轴的搅拌效率不够高,从而导致延长反应时间,增加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同向旋转高效搅拌的双螺旋反应釜。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位于反应釜体上表面靠近一端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圆孔一、位于圆孔一内表面与圆孔一套装连接的轴承一、位于反应釜体上表面靠近另一端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圆孔二、位于圆孔二内表面与圆孔二套装连接的轴承二、位于反应釜体下表面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圆锥形收集斗、位于反应釜体下端内表面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横梁一、位于固定横梁一靠近一端且和轴承一相对应的位置与固定横梁一嵌装连接的轴承三、位于固定横梁一靠近另一一端且和轴承二相对应的位置与固定横梁一嵌装连接的轴承四、位于反应釜体中间内表面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横梁二、位于固定横梁二靠近一端且和轴承一相对应的位置与固定横梁二嵌装连接的旋转轴承一、位于固定横梁二靠近另一一端且和轴承二相对应的位置与固定横梁二嵌装连接的旋转轴承二、位于旋转轴承一内表面且上端与轴承一插装连接下端与轴承三套装连接的搅拌轴一、位于旋转轴承二内表面且与上端与轴承二插装连接下端与轴承四套装连接的搅拌轴二、位于搅拌轴一外侧表面与搅拌轴一固定连接的搅拌翅一、位于搅拌轴二外侧表面与搅拌轴二固定连接的搅拌翅二、位于搅拌轴一上端上表面与搅拌轴一固定连接的从动轮一、位于搅拌轴二上端上表面与搅拌轴二固定连接的从动轮二和位于反应釜体上表面的动力装置共同构成,所述动力装置由位于反应釜体上表面中心处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圆台形箱体、位于圆台形箱体对立的侧表面与圆台形箱体固定连接的矩形开口、位于圆台形箱体上表面与圆台形箱体固定连接的电机开口、位于电机开口内表面与电机开口固定连接且旋转端向下的旋转电机、位于旋转电机旋转端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的减速机、位于减速机输出端且在水平方向上和从动轮一相对应的位置与减速机固定连接的主动轮和位于反应釜体内的加热装置共同构成,所述反应釜体侧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旋转电机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由位于反应釜体上端一侧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出油孔、位于反应釜体下端与一侧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的进油孔、位于反应釜体内表面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且上端与出油孔插装连接下端与进油孔插装连接的加热盘管、位于出油孔一端与出油孔固定连接的回流管、位于回流管一端与回流管固定连接的加热器、位于加热器下表面与加热器固定连接的油泵和位于油泵侧表面且一端与油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进油孔固定连接的进油管构成,所述控制器与油泵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下表面设有市电接口,所述控制器正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器正表面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内设有p l c控制系统。
所述反应釜体上表面一端设有进料口。
所述反应釜体上表面另一端设有温度压力监测仪,控制器与温度压力监测仪电性连接。
所述圆锥形收集斗下表面中心处设有出料口。
所述圆锥形收集斗下表面一端设有取样口。
所述反应釜体侧表面设有维修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杨杰,未经徐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二氧化氯投加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加热的螺旋搅拌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