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8175.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3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增雄;胡纪滨;魏超;荆崇波;李学良;孙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8;F16H57/023;F16H57/025;F16H57/021;B60K7/00;B60K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减速机 输出架 电机 啮合 轮胎 制动器 轮毂电机 轮毂轴承 驱动装置 封闭端 壳体 轮毂 双联 输出轴同轴 传动效率 大减速比 动力传动 环形结构 壳体端面 同轴布置 同轴固定 同轴连接 高结构 输出端 输入端 空腔 行星 紧凑 外部 加工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包括:电机、行星减速机、轮胎、轮毂、轮毂轴承、输出架及制动器;所述行星减速机采用内外啮合双联排行星减速机;输出架通过轮毂轴承套装在电机的壳体端面设有的环形结构上,输出架的封闭端与电机的壳体的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行星减速机的空腔;行星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输出端与输出架的封闭端同轴连接;轮胎通过轮毂同轴固定在输出架的外部,制动器安装在电机的壳体上,并与输出架相配合;该装置的电机、行星减速机和轮胎同轴布置,且所述行星减速机采用内外啮合双联排行星的大减速比行星减速机,具有高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及低加工成本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CN103328247A、CN103026103A和CN102648362A中分别公布了3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内转子电机的转矩通过行星减速机构放大后驱动车轮。为获得高减速比,行星减速机采用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结构紧凑。CN101852269A、CN105667296A和CN102076993A详细描述了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的具体结构及实现方式。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虽然可获得很高的减速比,但会牺牲传动效率,而且加工工艺及成本要求较高。单级行星减速机结构简单,但所获得的减速比有限,所需电机的转矩较大,不利于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簧下质量的降低。
CN103434385A、CN105305713A和CN105656246A均公布了轮毂电机驱动器用单级行星排行星减速机,但减速比小,同等车速和车轮直径下,电机的转速较低,不利于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减小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质量。
由于轮毂电机驱动装置总成本身将动力系统集成在有限的空间内,对系统设计的空间利用率要求很高,同时需要保证传动效率,工艺成本等因素。电机、制动器、轮毂轴承、行星减速机的整体布置方案影响轮毂电机系统的紧凑性,传统的两个轮毂轴承位置与行星减速机的布置位置有很大的重叠,影响了行星减速机的传动方案及布置形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该装置的电机、行星减速机和轮胎同轴布置,且所述行星减速机采用内外啮合双联排行星的大减速比行星减速机,具有高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及低加工成本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行星减速机、轮胎、轮毂、轮毂轴承、输出架及制动器;
所述行星减速机采用内外啮合双联排行星减速机;
所述输出架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形空心结构;
整体连接关系如下:输出架通过轮毂轴承套装在电机的壳体端面设有的环形结构上,输出架的封闭端与电机的壳体的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行星减速机的空腔;行星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输出端与输出架的封闭端同轴连接;
轮胎通过轮毂同轴固定在输出架的外部,制动器安装在电机的壳体上,并与输出架相配合,用于制动输出架;其中,电机、行星减速机、轮胎、轮毂、轮毂轴承、输出架及制动器均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减速机包括: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太阳轮及行星架;
所述齿圈同轴固定在输出架的封闭端,齿圈为内齿圈;太阳轮同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行星架固定在壳体的端面,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同轴连接后形成行星轮组,两个以上行星轮组环形排列后形成与太阳轮同轴的环形结构,且每个行星轮组分别通过滚针轴承支撑在行星架对应位置的销轴上,且每个行星轮组中的第二行星轮均与太阳轮啮合,每个行星轮组中的第一行星轮均与齿圈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减速机包括:齿圈、第二行星轮、太阳轮及行星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减速器
- 下一篇:双行星齿轮差速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