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扭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7166.X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曾肇豪;李锦庭;冼鸿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扭拉杆,包括拉杆支架、大衬套及小衬套,拉杆支架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两端的大衬套安装环和小衬套安装环,大衬套设置在大衬套安装环中,小衬套设置在小衬套安装环中,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溃缩槽,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溃缩槽,本体上形成有空腔,空腔设置在第一溃缩槽及第二溃缩槽之间,第一溃缩槽及第二溃缩槽的连线为断裂线,断裂线穿过空腔,断裂线与车身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本发明的抗扭拉杆,在正面碰撞时的载荷作用下,包含大衬套安装环的部分和包含小衬套安装环的部分沿断裂线相互错开、迅速断裂,从而能够快速溃缩吸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扭拉杆。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通常包括悬置、抗扭拉杆、阻尼元件及相关联的支架,其主要功能如下:
1)支撑动力总成并确定动力总成位置;
2)控制动力总成运动;
3)隔离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及车架的传递;
4)承受动力总成输出扭矩及动载荷。
抗扭拉杆布置于动力总成下方,其小端衬套内管与变速箱或发动机相连,大端衬套内管与副车架相连。这样,通过两端的衬套可以减少动力总成的振动向副车架的传递,提高整车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另外,在发动机输出扭矩时,抗扭拉杆可起到控制动力总成位移及转角的作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抗扭拉杆包括拉杆支架1a、连接在拉杆支架1a两端的大衬套2a和小衬套3a,大衬套由大衬套内管21a、大衬套外管22a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小衬套橡胶体23a硫化成一体,小衬套3a由小衬套内管31a、小衬套外管32a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大衬套橡胶体33a硫化成一体,大衬套外管22a及小衬套外管32a分别压装拉杆支架1a两端的安装孔中,大衬套内管21a与副车架相连,小衬套内管31a与动力总成相连。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为了减小乘员舱的侵入量,抗扭拉杆在碰撞时需要断裂。通常拉杆支架1a采用铸铝材料,并且在拉杆支架1a上设置有一个圆孔11a。这样,抗扭拉杆在圆孔11a位置形成应力集中,因此在碰撞时更容易断裂。但是,由于正面碰撞时抗扭拉杆所受的载荷方向与断裂线4a基本垂直,其开裂的两部分还能相互抵住、不会迅速断裂,从而导致溃缩吸能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抗扭拉杆在正面碰撞时溃缩吸能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扭拉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扭拉杆,包括拉杆支架、大衬套及小衬套,所述拉杆支架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两端的大衬套安装环和小衬套安装环,所述大衬套设置在所述大衬套安装环中,所述小衬套设置在所述小衬套安装环中,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溃缩槽,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溃缩槽,所述本体上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溃缩槽及所述第二溃缩槽之间,所述第一溃缩槽及所述第二溃缩槽的连线为断裂线,所述断裂线穿过所述空腔,所述断裂线与车身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保持总成和方法
- 下一篇:驱动系统、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