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5374.6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琦;李格伦;孙海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27/08;B64D27/24;B63G8/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防水电机 电子舱 防水 舵机 倾转 无线收发模块 两栖机器人 运动能力 铰接 无线控制信号 飞行器控制 接收遥控器 舵机驱动 海洋工程 内部走线 人本发明 水下姿态 电源线 输出端 螺旋桨 界质 均布 穿过 | ||
1.一种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防水电子舱(2)、防水电机(3)、舵机(4)、螺旋桨(5)及旋翼(8),该机架(1)为多个、沿防水电子舱(2)的圆周方向布置,每个所述机架(1)的一端均与防水电子舱(2)连接,其中两个机架(1)的轴向中心线共线,且与所述防水电子舱(2)的轴向中心线垂直相交,这两个机架(1)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舵机(4),每个所述舵机(4)上均铰接有旋翼(8),该旋翼(8)的一端与舵机(4)铰接,另一端安装有防水电机(3),其余机架(1)的另一端直连有防水电机(3),各所述防水电机(3)的输出端均连接有螺旋桨(5);所述防水电子舱(2)安装有接收遥控器无线控制信号的无线收发模块,各所述防水电机(3)及各所述舵机(4)的电源线由各所述机架(1)内部走线,并穿过所述防水电子舱(2)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相连;各所述防水电机(3)输出轴的轴向在两栖机器人处于空中姿态时为竖直方向,驱动各所述螺旋桨(5)旋转、实现两栖机器人空中飞行,安装于所述旋翼(8)上的两个所述防水电机(3)在两栖机器人处于水下姿态时随旋翼(8)由舵机(4)驱动倾转至输出轴的轴向为水平方向,输出轴的轴向为水平方向的各所述防水电机(3)驱动螺旋桨(5)旋转、实现两栖机器人在水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大于或等于四的偶数个,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个机架(1)的轴向中心线共线,且与所述防水电子舱(2)的轴向中心线垂直相交,其中一组的两个机架(1)的另一端安装舵机(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四个,呈“十”字型连接于所述防水电子舱(2)上,该“十”字一条边的两个机架(1)的另一端安装舵机(4),另一条边的两个机架(1)的另一端直接安装防水电机(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六个,一组的两个机架(1)的另一端安装舵机(4),另外两组的四个机架(1)的另一端直连防水电机(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中空结构,所述防水电子舱(2)包括彼此密封连接的舱盖(9)和舱体,各所述机架(1)的一端连接于该舱盖(9)上,所述舱盖(9)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数量与机架(1)相同的电缆穿壁孔,各所述防水电机(3)及各所述舵机(4)的电源线由各所述机架(1)内部经过,并由所述电缆穿壁孔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机架(1)等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机(3)通过斯特封进行轴向密封,线圈引出线的端部采用环氧树脂封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天线(7)呈螺旋状缠绕在防水电子舱(2)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53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
- 下一篇:汽车平衡悬架的平衡轴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