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园学生接送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6455.1 | 申请日: | 201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晓山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50/20;G01M7/0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系统 校园学生 身份验证系统 安全管理 车辆安全 人员车辆 身份信息 学生接送 学生 验证 身份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校园学生接送管理系统,包括身份验证系统和车辆安全管理系统,所述身份验证系统用于对接送学生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所述车辆安全管理系统用于对接送学生人员的车辆进行安全管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校园学生接送管理系统,能快速、准确、有效的识别接送人员的身份信息和对接送人员车辆的安全管理,在保证学生接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接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生接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校园学生接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不法分子侵害的主要目标之一。尽管目前学生上学放学仍以学生家长接送为主,但随着学生家长工作日渐忙碌,以至于不少家长不能亲自接送自己的孩子而只好委托亲戚、保姆等人负责接送,身份验证成为关乎学生安全的关键环节。随着开车进行接送学生的数量的增加,对接送人员的车辆进行安全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交通事故中汽车碰撞会造成的人员伤亡,在碰撞过程中,汽车的外部碰撞为“一次碰撞”,车内部件与人体的碰撞为“二次碰撞”,人体内部器官的挤压碰撞为“三次碰撞”,在这三种类型的碰撞下前者的激烈程度直接传递给后者。在“一次碰撞”过程中碰撞剧烈,车内乘员受到的加速度如果超过了人体的耐受极限会使器官直接受到损伤,在“二次碰撞”过程中乘员舱地板、发动机等外部刚硬物体侵入乘员舱内部挤压车内乘员致伤、缺少生存空间死亡或者乘员与车辆内部的方向盘、车门和仪表板等单次或多次碰撞受伤致死等,在“二次碰撞”过程中致使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发生“三次碰撞”造体内器官摩擦、挤压受伤和体内破损出血等。车辆碰撞时,人体受到惯性力、接触力的作用,人体各部分组织将产生特定的生物力学响应。当生物力学响应使人体组织超过了人体耐受极限或导致解剖学组织破坏或者导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变化或丧失,人体即受到损伤。开发或研制有效保护装置来减少碰撞中传递给人体载荷和能量,开发试验和计算机用的试验模型来模拟人体在碰撞时的响应,是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校园学生接送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校园学生接送管理系统,包括身份验证系统和车辆安全管理系统,所述身份验证系统用于对接送学生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所述车辆安全管理系统用于对接送学生人员的车辆进行安全管理,所述身份验证系统包括用于采集现场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的视频摄像仪,用于采集身份证信息的身份证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输入学生学号的学号输入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接送人员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完成识别工作的人脸识别装置;用于保存人脸识别装置在处理后的各种数据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有若干个存储模块,一个储存模块预存一个学生的接送人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用于负责各种对外接口的处理的微处理模块,用于报警提示的报警提示装置。
可选的,所述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人体损伤评价子系统、碰撞试验子系统和安全控制子系统,所述人体损伤评价子系统用于确定人体损伤评价因子,所述碰撞试验子系统用于根据人体损伤评价因子进行人体碰撞模拟试验,所述安全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碰撞试验结果确定车辆的人体安全防护措施。
可选的,所述人体损伤评价子系统包括头部损伤评价模块、颈部损伤评价模块和综合损伤评价模块,所述头部损伤评价模块用于确定头部损伤评价因子,所述颈部损伤评价模块用于确定颈部损伤评价因子,所述综合损伤评价模块用于根据头部损伤评价因子和颈部损伤评价因子确定人体损伤评价因子。
可选的,所述头部损伤评价模块用于确定头部损伤评价因子,所述头部损伤评价因子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H表示头部损伤评价因子,C(t)表示头部惯性中心的线性加速度,t表示时间变量,ts表示冲击开始时间,te表示冲击结束时间。
可选的,所述颈部损伤评价模块用于确定颈部损伤评价因子,所述颈部损伤评价因子采用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晓山,未经许晓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6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像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