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种电力杆塔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92516.3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海;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24 | 分类号: | C08L27/24;C08L91/00;C08L23/28;C08K13/02;C08K3/26;C08K5/526;C08K5/349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方 电力杆塔 亚磷酸三苯脂 纳米碳酸钙 三嗪 二碱式亚磷酸铅 三碱式硫酸铅 塑化 环氧大豆油 抗氧化能力 碳酸钙 金属皂类 聚乙烯蜡 抗紫外线 树脂吸收 增塑剂 重量份 树脂 | ||
本发明涉及电力杆塔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特种电力杆塔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G型树脂100份、三碱式硫酸铅2~4份、纳米碳酸钙35~45份、二碱式亚磷酸铅0.5~1.5份、DOP 1~2份、环氧大豆油1~3份、金属皂类1~2份、亚磷酸三苯脂1.5~2份、三嗪‑5UV‑9 0.2~0.6份、聚乙烯蜡0.3~0.8份、ACR 2~4份、CPE 4~6份、碳酸钙3~5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同时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大大的提升了配方的硬度和韧性,亚磷酸三苯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配方的抗氧化能力,三嗪‑5UV‑9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配方的抗紫外线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杆塔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特种电力杆塔配方。
背景技术
杆塔是架空配电线路中的基本设备之一,按所用材质可分为木杆、水泥杆和金属杆三种。水泥杆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使用较为广泛。水泥杆中使用最多的是拨梢杆,锥度一般均为1/75,分为普通钢筋混泥土杆和预应力型钢筋混泥土杆。
其中现有的电力杆塔除了木杆外均比较笨重,因此需要一种轻质抗压的新型杆带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特种电力杆塔配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同时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大大的提升了配方的硬度和韧性,亚磷酸三苯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配方的抗氧化能力,三嗪-5UV-9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配方的抗紫外线的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种电力杆塔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G型树脂100份、三碱式硫酸铅2~4份、纳米碳酸钙35~45份、二碱式亚磷酸铅0.5~1.5份、DOP 1~2份、环氧大豆油1~3份、金属皂类1~2份、亚磷酸三苯脂1.5~2份、三嗪-5UV-9 0.2~0.6份、聚乙烯蜡0.3~0.8份、ACR 2~4份、CPE 4~6份、碳酸钙3~5份。
进一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G型树脂100份、三碱式硫酸铅3份、纳米碳酸钙40份、二碱式亚磷酸铅1份、DOP1.5份、环氧大豆油2份、金属皂类1.5份、亚磷酸三苯脂1.8份、三嗪-5UV-9 0.4份、聚乙烯蜡0.6份、ACR3份、CPE5份、碳酸钙4份。
进一步,所述SG型树脂为过氯乙烯树脂。
进一步,所述碳酸钙为轻质碳酸钙。
进一步,所述金属皂类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特种电力杆塔配方,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同时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大大的提升了配方的硬度和韧性,亚磷酸三苯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配方的抗氧化能力,三嗪-5UV-9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配方的抗紫外线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一种特种电力杆塔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G型树脂100份、三碱式硫酸铅2~4份、纳米碳酸钙35~45份、二碱式亚磷酸铅0.5~1.5份、DOP 1~2份、环氧大豆油1~3份、金属皂类1~2份、亚磷酸三苯脂1.5~2份、三嗪-5UV-9 0.2~0.6份、聚乙烯蜡0.3~0.8份、ACR 2~4份、CPE 4~6份、碳酸钙3~5份。
进一步,所述SG型树脂为过氯乙烯树脂。
进一步,所述碳酸钙为轻质碳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