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401.9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荣;吴斌;尹伟;廖程亮;吴训;罗鑫;王昌;龙亮;刘文杰;何毅;印遂;涂迪;张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车内怠速 噪声 方法 | ||
1.一种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汽车内各检测位点处的噪声信号,根据所述噪声信号分析得到对应的噪声频谱图,所述检测位点至少包括排气总成处对应的检测位点;
当判断到所述噪声频谱图中对应的第一总声压大于预设总声压时,则在所述排气总成处于屏蔽状态下,获取所述汽车内的第二总声压;
当判断到所述第一总声压与所述第二总声压之间的声压差值大于预设声压差值时,则对所述排气总成进行结构优化,以降低汽车内的怠速噪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位点还包括第一检测位点以及第二检测位点,所述第一检测位点位于汽车前排主驾驶位,所述第二检测位点位于汽车后排中部座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部催化器、波纹管、后部催化器、前消声器、排气主管、后消声器以及排气尾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位点至少包括所述排气尾管处对应的检测位点,所述排气尾管处对应的检测位点距离排气尾管口的距离为500mm,且位于所述排气尾管口的斜角45°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排气总成进行结构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排气总成中的所述前消声器、所述排气主管、所述后消声器或所述排气尾管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排气总成中的所述前消声器、所述排气主管、所述后消声器或所述排气尾管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前消声器的壁厚及内部穿孔管结构不变,将所述前消声器的外径尺寸增大至129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排气主管的管径缩小至50mm,将所述排气尾管的管径缩小至4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压差值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阶次的声压变化值,根据各阶次的所述声压变化值进行均方根运算以得到所述声压差值,其中各阶次的所述声压变化值包括二阶声压变化值、四阶声压变化值、六阶声压变化值以及八阶声压变化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压差值的范围为2.5dB~2.7dB,各阶次的所述声压变化值的范围为1dB~10d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GT-Power软件对所述排气总成进行结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4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位变换辅助
- 下一篇:用于汽车的外后视镜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