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甘子饮料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9497.6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富;蔡光泽;巩发永;袁昌益;舒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凉山州晟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7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5013 四川省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制 混合物料 余甘子 重量比 汁液 混合液 饮料 香气 澄清 混合液加热 固体残渣 食品领域 酸味 熬煮 抽滤 制作 冷却 饮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制得口感较好且香气较浓、汁液颜色较为澄清的余甘子饮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余甘子饮料通过将第一余甘粉和第二余甘粉进行炒制处理,第一余甘粉从常温开始炒制至温度为135‑145℃时停止,第二余甘粉从常温开始炒制至温度为175‑185℃时停止;将经过炒制处理的第一余甘粉和第二余甘粉按照重量比10:(1‑5)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与水按照如下重量比混合后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20‑100),并将混合液加热至100℃以上,然后熬煮5‑30分钟,冷却后进行抽滤处理除去混合液中固体残渣得到余甘汁液颜色较为澄清,同时香气浓郁,有点淡淡的酸味,汁液饮用口感较佳。适合在食品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甘子饮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余甘子是一种野生植物之果,余甘子产地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福建等地的山丘地带,夏秋两季采收。据有关资料报道,余甘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和功能因子,例如抗坏血酸、余甘子酸、没食子酸、蛇麻脂醇、β-谷甾醇、鞣质化合物及其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中,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高达370~1416mg/100g,具有生津止咳、化痰、健脾胃和清热解毒等功效。经科学实验证实,余甘子汁对强烈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阻断率达90%以上,因此可以认定余甘子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虽然余甘子含有上述营养成份和功效,但是由于未经加工的余甘子味酸涩且苦,一般人难以接受,大部份资源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因此,综合利用余甘子资源开发保健品是十分有意义的。目前,人们以余甘子为原料制作余甘子饮料,其具体做法是将余甘子去核切片晒干,然后将晒干的余甘片打碎成粉末,然后将余甘粉加水后经过熬煮浸提后得到的浸提液即为余甘子饮料原液,然后添加各种辅料即可制成余甘子饮料。现有的余甘子饮料经过熬煮浸提后虽然口感比未经过处理的余甘子汁液有所提升,但是其酸味还是较大,口感较差,而且香气欠缺,同时饮料的汁液颜色较为浑浊,影响人的饮用欲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制得口感较好且香气较浓、汁液颜色较为澄清的余甘子饮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余甘子饮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新鲜的余甘子果进行去核处理;
B、将去核后的余甘子果切片后晒干得到余甘片;
C、将晒干后的余甘片粉碎成粉末状得到余甘粉;
D、将步骤C得到的余甘粉分为两份,分别为第一余甘粉、第二余甘粉,将第一余甘粉、第二余甘粉分别进行炒制处理,第一余甘粉从常温开始炒制至温度为135-145℃时停止,第二余甘粉从常温开始炒制至温度为175-185℃时停止;
E、将经过炒制处理的第一余甘粉和第二余甘粉按照如下重量比混合在一起得到混合物料,所述第一余甘粉和第二余甘粉的重量比为10:(1-5);
F、将混合物料与水按照如下重量比混合后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20-100),并将混合液加热至100℃以上,然后熬煮5-30分钟;
G、将经过步骤F处理的混合液冷却后进行抽滤处理除去混合液中固体残渣得到余甘汁液;所述余甘汁液即为余甘子饮料。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D中,第一余甘粉从常温开始炒制至温度为140℃时停止;第二余甘粉从常温开始炒制至温度为180℃时停止。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E中,所述第一余甘粉和第二余甘粉的重量比为10:5。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F中,所述混合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凉山州晟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凉山州晟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