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625.3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8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熊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文理学院;黄晨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63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机器人控制 手部动作 体感式 深度图像 结果控制机器人 人机交互技术 传感器采集 传感器连接 机器人连接 控制机器人 按键操作 工作效率 实时接收 用户手部 机器人 采集 分析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该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与Kinect传感器连接,该终端设备还与机器人连接。该终端设备将实时接收Kinect传感器采集的用户手部的深度图像,并对该深度图像进行分析得到识别结果,进而根据该识别结果控制机器人执行用户的手部动作。本方案通过采集用户的手部动作并控制机器人按照用户的手部动作进行操作,避免了复杂的按键操作,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虽然一些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功地运用机械手臂实现了喷涂、焊接等重复性的简单作业,但是,如果要使用机械臂来执行排爆、深海勘探等较为复杂的操作,则需要借助影像识别、机器人定位等技术,搭建控制系统的技术难度将更大、成本也将更多。因此,在执行这些复杂操作时,多采用人工手动操控的方式,而非使用机械臂自主运动的方式。但是,若要手动操控机器人,就要熟悉控制器上为数众多的按键,功能越强大的机器人按键更多,这也同时增加了操控上的困难度,降低了作业效率。因此,提供一种更加简便地控制机器人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实现通过人体动作控制机器人进行运动,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实现通过人体动作控制机器人进行运动,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Kinect传感器连接,所述终端设备还与机器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实时接收所述Kinect传感器采集的用户手部的深度图像;对接收的深度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控制所述机器人执行用户的手部动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Kinect传感器连接,所述终端设备还与机器人连接,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述Kinect传感器采集的用户手部的深度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深度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结果控制所述机器人执行用户的手部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该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与Kinect传感器连接,该终端设备还与机器人连接。该终端设备将实时接收Kinect传感器采集的用户手部的深度图像,并对该深度图像进行分析得到识别结果,进而根据该识别结果控制机器人执行用户的手部动作。本方案通过采集用户的手部动作并控制机器人按照用户的手部动作进行操作,避免了复杂的按键操作,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体感式的机器人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文理学院;黄晨,未经四川文理学院;黄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