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单元拼板焊后自动矫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2264.3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军;付俊;陈永刚;余良辉;徐建中;倪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唐博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拼板 自动 矫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单元拼板焊后自动矫正方法,包括:板单元通过辊道进行物流→采用对中装置调整板单元与自动矫正设备的位置→将上矫正辊和下部弧形底座自动调整好相对位置→通过滚压释放应力的原理进行矫正。本发明通过采用先进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完善矫正工艺,改善生产现状,从而来达到降本增效,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中的大型箱梁板单元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板单元拼板焊后自动矫正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箱梁板单元结构作为箱梁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长度可达30米,宽度可达3.5米,每块板单元由3~5块板片拼接而成,有2~4条横向拼接焊缝。板单元板片拼板装配施焊完成后存在纵向及横向的不规则变形,无法保证其平整度,影响后续构件整体的产品质量。
目前,对拼板的矫正工艺仍十分落后,主要通过火焰、行车吊装受力及配重加压的工序进行矫正,部分板片甚至还要采用行车吊起板片变形的部分后,校火人员在板片的反面进行火攻校正,这样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述的板单元板片施焊后的矫正方法将大大提高能源、设备寿命的损耗,并且火焰矫正人员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矫正区域的受热也不均匀,温度过高还会影响母材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单元拼板焊后自动矫正方法,通过采用先进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完善矫正工艺,改善生产现状,从而来达到降本增效,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单元拼板焊后自动矫正方法,包括:依次布置的辊道、对中装置和自动矫正装置,所述自动矫正装置,包括设于自动矫正装置上方两边通过液压驱动连接的上矫正辊和设于自动矫正装置下方的下弧形底座,包括以下工艺:
1)板单元通过辊道输送至矫正工位;
2)通过对中装置调整板单元与自动矫正装置保持对中;
3)根据板单元的变形区域,将上矫正辊和下弧形底座调整好相对的位置;
4)再根据板单元厚度及变形量调整上矫正辊的矫正工艺参数;
5)通过液压驱动两边上矫正辊压在板单元上拼板焊缝的两侧,上矫正辊在驱动力作用下,沿焊缝运动,通过上矫正辊的滚压释放应力将板单元矫正平直。
所述的矫正工艺参数具体为:
板单元厚度8~12mm时,上矫正辊的下压反变形行程为4~6mm,矫正速度为3~3.5m/min;
板单元厚度14~18mm时,上矫正辊的下压反变形行程为3~5mm,矫正速度为2.5~3m/min;
板单元厚度20~24mm时,上矫正辊的下压反变形行程为2~4mm,矫正速度为2~2.5m/min;
板单元厚度26~28mm时,上矫正辊的下压反变形行程为1~3mm,矫正速度为1.5~2m/min。
所述的同侧边的上矫正辊具有多根。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板单元拼板焊后自动矫正方法,通过对板单元施焊完成后的矫正工序进行优化重新布局,结合自动化工艺,改善现有制作方式及工艺方法,实现工位优化及产品制作的升级。本发明的实施将对于大型箱梁板单元的制作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质量品质,优化了制作工艺,减少人员工位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位布局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矫正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头机矫直IF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矫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