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成型硅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0136.5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管东波;王晓伟;许东华;窦艳丽;姚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83/05 | 分类号: | C08L83/05;C08L83/07;C08L83/04;C08K3/36;B29C33/3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硅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搪塑模具硅胶翻印模的加成型硅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避免在含有重金属污染的聚氯乙烯表皮表面制作硅胶翻印模型时出现硅胶不固化的现象。加成型硅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的混合物100份,乙烯基MQ液体硅树脂20~30份,气相白炭黑12~14份,粘度调节剂5~10份,铂催化剂2‑3份,以及抑制剂0.7‑0.9份;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混合后,在温度为23~25℃、转速为2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5分钟;以及提供加成型硅胶在汽车仪表板搪塑模具硅胶翻印模的制作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加成型硅胶,固化速度快,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成型硅胶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成型硅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板搪塑模具一般用来生产汽车仪表板软质表皮制品的,搪塑模具的制作过程中包括硅胶翻印模型的制作,其目的是为了将裹皮模型表面的花纹进行精确的复制转移。在硅胶翻印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裹皮模型的聚氯乙烯表皮中如含有N,P,S,Bi等元素,由于N,P,S中的含有孤对电子,可以和铂元素的d轨道中的电子结合,形成强吸附键,导致铂元素和N,P,S形成化合物,导致物质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铂催化剂“中毒”的现象而使铂催化剂失效。另外,Bi等金属元素的外层电子也可以进入到铂元素的d轨道内,使d轨道内的空穴降低,从而造成催化剂的失效。导致加成型硅胶与花纹表皮接触处不固化,从而导致硅胶翻印模型制作的失败,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目前市场上各个牌号的模具用加成型硅胶都会产生铂催化剂的“中毒”现象,所以必须自己配置相应的硅胶。
CN106221241A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双组份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其主要由乙烯基聚硅氧烷、含氢聚硅氧烷、偶联剂、气相白炭黑和抑制剂组成。这种硅胶具有高透明度,高机械性能。可以满足注射液体硅橡胶的加工性能和成型周期;CN103102865A公布了一种用于粘结加成型硅橡胶与皮革材料的底涂剂,同时公开了一种加成型硅橡胶与与皮革材料的粘结方法,其核心问题是解决粘接的问题。然而,这种硅胶底涂剂直接施涂于带有花纹图案的裹皮模型表面,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花纹图案的仿真率,并且直接在表面喷涂还需要控制底涂剂的用量,如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硅胶的固化效果。CN105345963A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板搪塑模具硅胶翻印模的制作方法,其是在花纹表皮表面喷涂加成型预处理剂,这种方法只能针对含导致中毒的元素含量较少的聚氯乙烯表皮。并且这种方法实际上降低了花纹仿真率,而本发明在保证硅胶充分固化的同时还不会降低花纹仿真率;CN101208069A公开了一种含有磷化合物的亲水型可固化硅树脂印模材料,其应用领域为牙科。在其实施例中铂催化剂的含量为1.6wt%,通常,牙科印模材料的铂催化剂的含量较高,固化速度较快,操作时间很短,其混合后的粘度较高,流动性很差,不能用于面积较大的搪塑模具硅胶翻印模的制备过程,经过反复实验,综合考虑聚氯乙烯表皮表面存在中毒元素的含量、硅胶的操作时间、流动效果、固化速度、固化效果等因素,确定了能够适用于制作搪塑模具硅胶翻印模的硅胶制备方法与应用条件。
因此,从搪塑模具的制造过程来看,硅胶翻印模对花纹图案的精准复制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控制环节。所以开发出一种可以直接在裹皮模型表面浇注的双组份加成型模具硅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含有元素污染的聚氯乙烯表皮表面制作硅胶翻印模型时出现硅胶不固化的现象,提供可用于搪塑模具硅胶翻印模的加成型硅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成型硅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的混合物100份,乙烯基MQ液体硅树脂20~30份,气相白炭黑12~14份,粘度调节剂5~10份,铂催化剂2~3份,以及抑制剂0.7-0.9份;
所述的含氢硅油中的硅氢键的摩尔数和乙烯基硅油中的乙烯基的摩尔数比为2.2~2.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0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