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苏苏打水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9714.3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后继;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42;A23L2/52;A23L33/105;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安徽省淮南市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苏打水 紫苏 制备 金银花提取液 紫苏提取液 酸枣汁 复合维生素 香精 保健作用 工艺步骤 杀菌处理 碳酸氢钠 营养品质 制作工艺 防腐剂 纯净水 重量份 蜂蜜 混配 水中 添加剂 清香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苏苏打水的加工工艺,所述紫苏苏打水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重量份含量为:紫苏提取液10‑20份、金银花提取液8‑12份、酸枣汁8‑12份、蜂蜜6‑10份、碳酸氢钠2‑4份、复合维生素0.2‑0.4份、纯净水800‑1000份;所述紫苏苏打水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紫苏提取液制备;S2、金银花提取液的制备;S3、酸枣汁的制备;S4、混配;S5、杀菌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工艺步骤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对制备步骤中的工艺参数进行准确的限定,进而将紫苏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等加入苏打水中,避免了传统苏打水制作工艺中加入添加剂、香精以及防腐剂等原料,提高了苏打水的营养品质;本发明制得的紫苏苏打水不仅具有清香酸甜的口感,而且具有保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苏打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紫苏苏打水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苏打水呈弱碱性,长期饮用可中和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且在炎热的夏天,苏打水中的钠可以补充汗水挥发流失的钠,是十分流行的时尚饮品。然而,天然苏打水虽然营养丰富,但价格十分昂贵,常见的苏打水为人工配制,由于小苏打的不良口感,常加入大量甜味剂,因此不适宜糖尿病人、患有多种慢性病、老年人及年轻减肥女性饮用。同时,苏打水中含有的高剂量钠长期使用也会造成人体的钠钾失衡,影响身体健康。
现有的苏打水口味比较单一,几乎不含任何保健成分。
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发明内容
为弥补当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苏苏打水的加工工艺,通过在苏打水添加紫苏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使加工的苏打水具有利尿解毒、抗氧化防衰老、消炎清脂、清热解毒等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紫苏苏打水的加工工艺,所述紫苏苏打水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重量份含量为:紫苏提取液10-20份、金银花提取液8-12份、酸枣汁8-12份、蜂蜜6-10份、碳酸氢钠2-4份、复合维生素0.2-0.4份、纯净水800-1000份;
所述紫苏苏打水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紫苏提取液制备:取新鲜紫苏叶于适宜容器中,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提取完成后,过滤,将滤液静置36-48小时后,取上清液置于管式离心机中离心,收集离心液,得到紫苏提取液;
S2、金银花提取液的制备:将新鲜金银花洗净晾干,粉碎成末,分别加入其30-50倍体积的纯净水,用超声波提取设备提取,得到金银花提取液;
S3、酸枣汁的制备:新鲜酸枣洗净去皮去核后,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得到酸枣汁;
S4、混配:将纯净水泵入配料缸内,依次加入复合维生素、碳酸氢钠,用搅拌机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继续往混合液中加入紫苏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酸枣汁和蜂蜜,搅拌混合均匀;
S5、杀菌处理:将步骤S4混配得到的紫苏苏打水置于温度为95-105℃下,灭菌处理2-4min后,再将其进行无菌灌装,获得紫苏苏打水。
所述步骤S1中加入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温度65-70℃。
所述步骤S1中设置管式离心机转速10000-12000r/min。
所述步骤S2中提取温度为45-55℃,提取时间35-45min。
所述步骤S4中的搅拌机,包括支撑装置和安装于支撑装置上的搅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9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