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AGV的高精度机械定位及放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9854.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丁煦;茆弘民;王栋;王丁玎;张景亮;苏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agv 高精度 机械 定位 放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AGV的高精度机械定位及放行装置,包括如下部分:X向定位模块,用于对沿X向导引前行的AGV进行减速,并检测AGV是否到达X向设定的位置;Y向定位模块,用于接收由X向定位模块发送的信号进而带动跑道平台,使得AGV在垂直于X向的方向即Y向上发生位移并到达Y向设定的位置;AGV到达Y向设定的位置时,Y向定位模块停止带动跑道平台;通过放行模块,用于对AGV进行放行;跑道平台,用于承载AGV且作为AGV的导引跑道;所述X向定位模块和通过放行模块均设置在跑道平台上,所述Y向定位模块与跑道平台固定连接。本发明对AGV的定位精度高,且定位完成后自动对AGV放行进行下一工作,实现成本低,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GV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AGV的高精度机械定位及放行装置。
背景技术
AGV技术的发展已经历数十年,其由当初的仅仅应用于物料的运输,到现在的应用于工业、军事、交通运输、电子等领域,AGV技术已经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AGV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AGV技术中,AGV的机械定位及放行是关键的控制环节。目前,AGV的导航定位主要有磁条导航定位、激光导航定位,但是磁条导航定位,定位精度低,适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而激光导航定位,定位精度高,但是价格昂贵,成本高,性价比较低。
因此,寻求一种适用于磁条导航定位与激光导航定位之间要求的AGV的定位及放行装置是本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AGV的高精度机械定位及放行装置,其对AGV的定位精度高,且定位完成后自动对AGV放行进行下一工作,实现成本低,性价比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AGV的高精度机械定位及放行装置,包括如下部分:
X向定位模块,用于对沿X向导引前行的AGV进行减速,并检测AGV是否到达X向设定的位置,若AGV到达X向设定的位置,则发送信号给AGV控制其停止前行,并发送信号给Y向定位模块控制其运行;
Y向定位模块,用于接收由X向定位模块发送的信号进而带动跑道平台,使得AGV在垂直于X向的方向即Y向上发生位移并到达Y向设定的位置;AGV到达Y向设定的位置时,Y向定位模块停止带动跑道平台;
通过放行模块,用于对AGV进行放行;
跑道平台,用于承载AGV且作为AGV的导引跑道;
所述X向定位模块和通过放行模块均设置在跑道平台上,所述Y向定位模块与跑道平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X向定位模块包括感应单元、减速定位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感应单元设置在AGV前行方向X向的旁侧的跑道平台上,其用于感应AGV是否到达X向指定区域;所述减速定位单元设置在AGV的前进方向X向的前方的跑道平台上,其用于对AGV进行缓冲减速直至AGV停止前行;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AGV是否到达X向设定的位置,若AGV到达X向设定的位置,则检测单元发送信号给AGV控制其停止前行,并发送信号给Y向定位模块控制其运行,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减速定位单元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感应单元包括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置在AGV前进方向的旁侧的跑道平台上;所述减速定位单元包括摆杆、定位板和缓冲器Ⅰ,所述定位板通过缓冲器Ⅰ固定在摆杆靠近AGV的一端部,且定位板设置在摆杆的靠近AGV的一侧;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摆杆与定位板之间是否贴合的接近开关Ⅰ,所述接近开关Ⅰ设置在摆杆上;当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沿X向导引前行的AGV时,其发送信号至AGV控制其减速,减速后的AGV继续前行进而碰撞在定位板上,通过缓冲器Ⅰ的缓冲减速最终使得定位板与摆杆之间相互贴合,此时接近开关Ⅰ发送信号给AGV控制其停止前行,并发送信号给Y向定位模块控制其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9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