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高推进效能的可调距螺旋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7246.3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祥;许星宇;尹群;郑思洁;钟天成;王文庆;朱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H3/00 | 分类号: | B63H3/00;B63H2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根轴承 螺旋桨 可调距 倾斜器 球头轴 变矩 拉杆 保持架 桨叶 球头 推拉杆组 桨毂 单向铰链 均匀安装 控制系统 球头连接 推进效率 一端连接 螺距角 推拉杆 有机架 上端 舵效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可提高推进效能的可调距螺旋桨。一种可提高推进效能的可调距螺旋桨,包括推拉杆组、保持架、倾斜器、变矩拉杆、桨毂、叶根轴承盘和桨叶,所述推拉杆组个数为三个,均匀分布于轴侧,所述每个推拉杆上靠末端都设有三个球头,两侧球头对应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内的球头轴,中间球头对应倾斜器的球头轴,所述倾斜器外侧均匀分布有机架,所述的机架与变矩拉杆单向铰链一端连接,所述变矩拉杆的另一端为球头轴,所述球头轴与叶根轴承盘下端的球头连接,所述的叶根轴承盘均匀安装于桨毂上,所述的叶根轴承盘上端安装桨叶,所述倾斜器、变矩拉杆、叶根轴承盘、控制系统构成的系统用于调整桨叶螺距角。本发明提供的可提高推进效能的可调距螺旋桨,提高了螺旋桨推进效率及舵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操纵性及其系统,特别涉及到一种可提高推进效能的可调距螺旋桨。
背景技术
船舶操纵性是指船舶能保持或改变航速、航向和位置的能力。具有良好操纵性的船舶,在直线航行时能保持运动方向;需要转向时能迅速地改变航向,使船舶按照预定的航向航行;并且具有适当的停船性能。
舵是常见的船舶控制航向的重要操纵设备,操舵者通过操舵可使船舶保持或改变其航向或进行回转,达到控制船舶方向的目的。船舶在各种不同的状态下,用舵设备操纵船舶所表现的综合效果被称为舵效。舵效在习惯上被认为,操一定的舵角后船舶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水域内船首转过的角度大小如能在较短的时间、较小的水域内转过较大的角度,则认为舵效好,否则为差。舵效的好坏与船舶旋回性、追随性密切相关。
影响舵效的因素有舵角、舵面积比、舵速、吃水、纵倾与橫倾、舵机性能等。提高舵效的主要措施为降低船速的同时增加螺旋桨的转速,主要体现在增加螺旋桨排出流、减少伴流,提高舵力。
除了舵效,螺旋桨致偏效应对船舶操纵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并有部分的运用。例如对于右旋固定螺距螺旋桨单桨船,运用致偏效应,可以向右就地掉头,自力靠泊操纵,系靠单浮或单点系泊。螺旋桨致偏效应的主要为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和推力中心偏位产生的横向力的共同作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利用螺旋桨致偏效应提升舵效。
2、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高推进效能的可调距螺旋桨,包括推拉杆组1、第一保持架2、第二保持架3、倾斜器4、变矩拉杆5、桨毂7、叶根轴承盘8、桨叶和控制系统9,所述推拉杆组1个数为三个,均匀分布于轴侧,分别为第一推拉杆1、第二推拉杆1-2、第三推拉杆1-3,所述每个推拉杆上靠末端都设有三个球头,两侧球头对应第一保持架2、第二保持架3内的球头轴,中间球头对应倾斜器4的球头轴,所述倾斜器4外侧均匀分布有机架,所述的机架与变矩拉杆5单向铰链一端连接,所述变矩拉杆5的另一端为球头轴,所述球头轴与叶根轴承盘8下端的球头连接,所述的叶根轴承盘8均匀安装于桨毂7上,所述的叶根轴承盘8上端安装桨叶,所述的控制系统9,和尾轴6、推拉杆组1连接,所述倾斜器4、变矩拉杆5、叶根轴承盘8、控制系统9构成的系统用于调整桨叶螺距角。
所述的第一保持架2包括外圈2-1、内盘2-2和第一滚子组2-3,所述外圈2-1能够在桨毂7内壁纵向自由滑动,所述内盘2-2以轴心为原点,均匀分布有三个球头轴,所述内盘2-2除在圆盘平面内旋转外,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旋转,所述第二保持架3和第一保持架2的结构相同。
所述倾斜器4包括不旋转盘4-1、旋转环4-2和第二滚子组4-3,所述不旋转盘4-1和旋转环4-2用第二滚子组4-3构成双向推力轴承连接,旋转环4-2只可在不旋转盘4-1同一圆盘平面内旋转,所述不旋转盘4-1以轴心为原点,均匀分布有三个球头轴,分别与三根推拉杆中部球头对应。所述旋转环4-2外侧均匀分布有机架。
所述的叶根轴承盘8均匀安装于桨毂7上,仅限在轴承盘平面内绕轴心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7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潜式作业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提高船舶操纵性的呆木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