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3863.6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建;王勤良;王飞;王兵兵;林宝法;林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益宏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2C38/14;C22C38/16;C22C38/10;C22C38/08;C23G1/08;C21D8/10;B21B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高性能不锈钢 机械性能 质量百分比 杂质元素 制造工艺 制造 精细 优化 | ||
1.一种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C:0.01-0.02%,S:0.015-0.02%,N:0.04-0.06%,Si:0.4-0.6%,Mn:1.5-1.8%,Cu:0.13-0.15%,Mo:0.2-0.22%,Ti:0.023-0.025%,Nb:0.015-0.02%,Ni:0.03-0.04%,Co:0.02-0.04%,B:0.0006-0.000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C:0.01%,S:0.02%,N:0.05%,Si:0.6%,Mn:1.5%,Cu:0.14%,Mo:0.2%,Ti:0.024%,Nb:0.02%,Ni:0.03%,Co:0.03%,B:0.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N的质量百分比含量=Nb的质量百分比含量+C的质量百分比含量+S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冶炼:冶炼制得管坯;
(2)热轧穿孔:将步骤(1)所得管坯放入1200℃的加热炉中加热100min,保温30min后移动至穿孔机处进行穿孔,以得到穿孔管坯;
(3)冷轧:将步骤(2)所得穿孔管坯在冷轧机组中进行两段冷轧得中间管;
(4)冷却:将步骤(3)所得中间管通过三段冷却工序冷却至室温;
(5)酸洗:将步骤(4)所得中间管在清洗槽内先通过酸洗液进行酸洗1小时,酸洗后进行水洗30min,水洗后再用2wt%的Na2CO3溶液洗涤5min,再水洗5min;
(6)检验:将步骤(5)所得清洗后的中间管晾干,再通过无损探伤检验后入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两段冷轧具体为:
一阶段开轧温度900℃,终轧温度为800℃;
二阶段开轧温度800℃,终轧温度70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三段冷却工序具体为:
第一段冷却工序:将中间管空冷至600℃;
第二段冷却工序:再以4-8℃/s的冷却速率将中间管水冷至180-220℃;
第三段冷却工序:最后再将中间管空冷至室温。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液包括12wt%硝酸,盐酸8wt%,氢氟酸12wt%,十二烷基磺酸钠0.1wt%,余量为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清洗槽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喷淋腔、旋转腔和回收腔;所述旋转腔内设置有放置所述中间管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与旋转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旋转筒表面设置多个漏孔;
所述喷淋腔上方等距设置有三个进液口,所述喷淋腔下方设置有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上设置有多个将所述喷淋腔内的液体喷洒至旋转筒内的喷嘴;
所述回收腔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旋转动力机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腔设置为漏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益宏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益宏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8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