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梁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6607.4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渕上博邦;森理史;佐藤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C21D9/08;C21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梁 热处理工序 成形工序 淬火工序 制造 回火 闭合截面结构 扭转梁式悬架 热处理 车辆行驶 截面形状 厚薄 壁厚比 车辆用 中央部 淬火 对管 管式 压扁 压溃 轴向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梁的制造方法,能够确保使用时(车辆行驶时)所要求的特性、且以比较简单的方法而制造压溃管式的结构的扭转梁。一种应用于车辆用扭转梁式悬架结构的扭转梁的制造方法,包括:热处理工序和成形工序,该热处理工序包括对管进行淬火的淬火工序、以及在所述淬火工序之后对所述管进行回火的回火工序;在该成形工序中,将热处理完毕的所述管以其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方式压扁;其中,所述管具有轴向的中央部的壁厚比端部的壁厚薄的闭合截面结构。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4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扭转梁的制造方法”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81424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用悬架结构的扭转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用的扭转梁式悬架结构具备一对纵臂以及扭转梁。一对纵臂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扭转梁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左右的端部与一对纵臂分别连接。例如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上存在阶梯差时,该悬架结构通过扭转梁的扭转而使轮胎追随该阶梯差而接地,从而使得车辆的乘坐体验变好。
在扭转梁式悬架结构中,存在将所谓的压溃管式的结构应用于扭转梁的结构。通过对闭合截面结构的管以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上呈U字形的方式进行压溃成形,从而能够得到这种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96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扭转梁,有时在其中央部以及端部之间要求互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作为对使用时(车辆行驶时)的扭转梁所要求的性能,对于中央部,为了使车辆的乘坐体验变好,要求扭转特性(易扭转性)、以及针对扭转的耐久性(难以损坏性)。另外,对于端部,为了防止从纵臂剥离而要求针对扭转的刚性(硬度)。另一方面,根据制造扭转梁的观点,还要求为了将管压扁成U字形的成形性(管的易成形性、加工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保使用时(车辆行驶时)所要求的特性、并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而制造压溃管式的结构的扭转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能够应用于车辆用扭转梁式悬架结构的扭转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热处理工序,该热处理工序包括对管进行淬火的淬火工序、以及在上述淬火工序之后对上述管进行回火的回火工序;以及成形工序,在该成形工序中,将热处理完毕的上述管以其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方式压扁;其中,上述管具有轴向的中央部的壁厚比端部的壁厚薄的闭合截面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使用时所要求的特性,并且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方法制造上述扭转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车辆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用于对扭转梁式悬架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用于对扭转梁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用于对扭转梁的制造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于对扭转梁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符号说明
1:车辆
3:扭转梁式悬架结构
31(31L、31R):纵臂
32:扭转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