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3998.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泉;苏日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B82Y40/00;B82Y3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吴红林;姚亮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碳源与氮源混合得前驱体混合物;并对该前驱体混合物直接加热避免加压,在能使其中的氮源熔化的温度下反应得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环;所述氮源为尿素,所述碳源为柠檬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对所述前驱体混合物直接加热前对其研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柠檬酸钠与所述尿素的质量比为1:0.1至1: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柠檬酸钠与所述尿素的质量比为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24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24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24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24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min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h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分离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包括:
将反应后的物料自然冷却,并在冷却后的物料中加入水,随后采用截留膜过滤得滤液,并将滤液冷冻干燥得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分离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包括:
将反应后的物料自然冷却,并在冷却后的物料中加入水,随后采用截留膜过滤得滤液,并将滤液冷冻干燥得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截留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kDa、5kDa、10kDa或30kDa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冷冻干燥是在真空及-50℃至-45℃条件下进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冷冻干燥是在真空及-50℃至-45℃条件下进行。
18.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环,其是由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氮掺杂碳纳米环,其中,该氮掺杂碳纳米环经XPS分析,其元素含量为C为50~60%、N为15~20%、O为20~30%。
20.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氮掺杂碳纳米环作为酸碱识别剂用于识别水溶液pH的应用。
21.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氮掺杂碳纳米环作为检测试剂用于检测Fe3+离子浓度的应用。
22.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环作为吸附剂用于吸收空气中的PM颗粒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39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