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蒿素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533.0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赛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 | 分类号: | C07D493/20;C07D49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韩松 |
地址: | 1516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素 乙醇溶解 乙醇 粗品 母液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环保 浓缩 洗脱液浓缩 产品纯度 去离子水 提取效率 纤维素酶 混合物 黄花蒿 夹带剂 胶体磨 壳聚糖 提取物 萃取剂 萃取物 滤饼 酶解 洗脱 压滤 浸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高效的青蒿素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碎的黄花蒿与纤维素酶、去离子水混合,进行浸泡和酶解;(2)向经过步骤(1)处理的物料中加入乙醇作为萃取剂,将物料置于胶体磨中;(3)将步骤(2)处理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压滤;(4)向步骤(3)所获得的滤饼中加入乙醇作为夹带剂并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5)将步骤(3)中所得母液Ι与步骤(4)中所得萃取物混合,得到母液Ⅱ,加入壳聚糖,浓缩;(6)将步骤(5)中浓缩后的提取物用乙醇溶解,洗脱,将洗脱液浓缩并结晶,得到青蒿素粗品;(7)将青蒿素粗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该方法具有环保、提取率高、产品纯度高、提取效率快、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有效成分的萃取及其纯化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青蒿素,具体是指一种环保高效的青蒿素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青蒿素是附加值较高的药用有效成分,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抗疟疾、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是我国唯一获得国际承认的抗疟新药。近年来,青蒿素的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虽然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得到青蒿素,但由于其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合成步骤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故目前药用青蒿素主要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
青嵩素的获取方法主要有生物合成、化学合成、植物组织培养和天然产物提取等,其中从天然产物即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一种高效简便的青蒿素制备方法,而且我国拥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从黄花蒿中提取青嵩素的方法主要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索氏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回流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等。而这些工艺存在提取率不高、步骤繁杂、溶剂损耗高、产品中溶剂残留多等问题,不能实现绿色清洁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传统青蒿素提取工艺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新工艺,该工艺具有环保、提取率高、产品纯度高、提取效率快、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本发明的青蒿素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粉碎的黄花蒿与纤维素酶、去离子水混合,升温至30~40℃,进行浸泡和酶解;
(2)向经过步骤(1)处理的物料中加入乙醇作为萃取剂,将物料置于胶体磨中,调节胶体磨夹套内的介质,使得在胶体磨在研磨物料时保持30~40℃的温度,经过胶体磨研磨的物料的细度介于2~10μm;
(3)将步骤(2)处理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压滤,获得母液Ι和滤饼;
(4)向步骤(3)所获得的滤饼中加入乙醇作为夹带剂并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得到萃取物;
(5)将步骤(3)中所得母液Ι与步骤(4)中所得萃取物混合,得到母液Ⅱ,加入壳聚糖,搅拌并静置后,将沉淀物滤除,浓缩;
(6)将步骤(5)中浓缩后的提取物用乙醇溶解,通过层析柱进行洗脱,将洗脱液浓缩并结晶,得到青蒿素粗品;
(7)将所述的青蒿素粗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到所述的青蒿素成品。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纤维素酶的酶活范围为CMC130万u/ml(g)~150万u/ml(g),去离子水与黄花蒿的比例为15.0L/kg~24.0L/kg,所述的纤维素酶在水中的浓度为0.2g/L~0.5g/L,浸泡和酶解的时间为2~4h。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中粉碎的黄花蒿与纤维素酶、去离子水混合时添加有柠檬酸、抗坏血酸或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柠檬酸、抗坏血酸或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水中的浓度为0.025g/L~0.05g/L。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中添加的乙醇与所述的步骤(1)中的粉碎的黄花蒿的质量比为0.8:1~1:1,所述的胶体磨的加料斗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夹套内的冷热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赛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赛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蒿素及次甲基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混源萜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