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铸三维快速成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6484.1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程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圣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刘红梅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区 切片 结构区 电铸 基板 制备 快速成型 三维 光敏树脂材料 光敏树脂溶液 浸入 电铸技术 激光扫描 实体结构 水平状态 出液面 高重复 液面 固化 打印 复制 包围 重复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铸三维快速成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工件的切片信息,其中:每层切片的实体结构部分为结构区,包围所述结构区的部分为绝缘区;S200,根据所述切片信息在一基板上制备一层所述绝缘区,而后在所述绝缘区的限制下电铸一层所述结构区;S300,根据所述切片信息在制备好的一层切片上重复进行步骤S200,直至完成工件。S200中制备所述绝缘区的步骤包括:将基板浸入光敏树脂溶液的液面下,而后将所述基板维持水平状态抬出液面,激光扫描所述光敏树脂材料固化形成所述绝缘区。将电铸技术应用到3D打印技术领域,具有高复制精度、高重复精度和工艺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电铸三维快速成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而电铸技术本质上是电镀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利用金属的电解沉积原理来精确复制某些复杂或特殊形状工件的特种加工方法。因具有高复制精度、高重复精度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已在工业制造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将电铸技术应用到3D打印技术中来具备相当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铸三维快速成型方法及装置,将电铸技术应用到3D打印技术领域,具有高复制精度、高重复精度和工艺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铸三维快速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工件的切片信息,其中:每层切片的实体结构部分为结构区,包围所述结构区的部分为绝缘区;
S200,根据所述切片信息在一基板上制备一层所述绝缘区,而后在所述绝缘区的限制下电铸一层所述结构区;
S300,根据所述切片信息在制备好的一层切片上重复进行步骤S200,直至完成工件。
本技术方案,首先制备绝缘区,由绝缘区来控制电铸的位置和面积,可以综合两种加工技术的有点,使这种3D打印技术具有高复制精度、高重复精度和工艺简单的优点,此外可以实现金属3D打印。
具体的,S200中制备所述绝缘区的步骤包括:在基板上布设一层光敏树脂材料,激光扫描所述光敏树脂材料固化形成所述绝缘区。
本技术方案,激光扫描的精度高,因而制备绝缘区的精度高。
进一步优选的,布设所述光敏树脂材料的步骤为:将基板浸入光敏树脂溶液的液面下,而后将所述基板维持水平状态抬出液面。
本技术方案,将光敏树脂形成液体形态,通过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亲和力以及液体本身的表面张力使得光敏树脂布设在基板表面,每一层加工切片的尺寸可以控制的较薄,并且实现起来十分简单。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步骤S110,将光敏树脂以及电铸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所述步骤S200进一步包括:
S210,将所述基板浸入所述混合液内,而后将所述基板维持水平状态抬出液面,激光扫描所述光敏树脂材料形成所述绝缘区;
S220,将所述基板再次浸入所述混合液中,在所述绝缘区的限制下电铸一层所述结构区。
本技术方案,将光敏树脂形成液体形态,通过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亲和力以及液体本身的表面张力使得光敏树脂布设在基板表面,每一层加工切片的尺寸可以控制的较小,并且实现起来十分简单。同时将光敏树脂与电铸液混合,使得制备绝缘区和结构区只需要浸入同一种溶液即可,达到了简化操作步骤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210中,改变所述混合液同所述基板的亲和力和/或所述混合液的粘度来调整每层所述绝缘区的厚度;
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圣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圣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6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UV-LIGA技术的微模具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着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