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7966.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富泽祐寿;赤石和香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12;H01G4/232;H01G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吕秀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能够确保内部电极与外部电极的导通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以及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上述陶瓷主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陶瓷层、在上述多个陶瓷层之间交替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朝向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第一和第二端面、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面沿上述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内槽部。上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覆盖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面。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引出到上述第一端面,在上述第一内槽部中突出。上述第二内部电极引出到上述第二端面,在上述第二内槽部中突出。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层叠陶瓷电容器中,在引出了内部电极的陶瓷主体的端面设置有外部电极,使内部电极与外部电极导通。但是,有时在烧制时在陶瓷主体的端面附近,内部电极发生氧化,从而妨碍内部电极与外部电极的导通。
相对于此,已知有一种通过将氧化后的内部电极的端部通过药液或研磨等除去,从而确保内部电极与外部电极的导通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44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058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除去氧化后的内部电极的端部的方法中,在由药液、研磨屑等残留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层叠陶瓷电容器的性能的降低。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内部电极与外部电极的导通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以及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
上述陶瓷主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陶瓷层、在上述多个陶瓷层之间交替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朝向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第一和第二端面、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面沿上述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内槽部。
上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覆盖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面。
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引出到上述第一端面,在上述第一内槽部中突出。
上述第二内部电极引出到上述第二端面,在上述第二内槽部中突出。
在该构成中,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在第一和第二内槽部突出,因此,至少在第一和第二内槽部中,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导通。因此,即使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在与第一和第二端面相邻的区域氧化,也能够确保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的导通。
上述陶瓷主体可以具有多个上述第一和第二内槽部。
在该构成中,能够更可靠地得到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的导通。
上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内槽部对应的沿上述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外槽部。
在该构成中,在进行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安装时,使焊料沿第一和第二外槽部进行润湿,焊料的接合强度增大。
上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可以由溅射膜构成。
在该构成中,能够不使用湿式工艺而形成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7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电容器
- 下一篇:多层电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