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缬菌胺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2643.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陶文辰;叶宇平;杨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7/12;A01P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余钱 |
地址: | 528522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缬菌胺 啶氧菌酯 杀菌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缬菌胺和啶氧菌酯,二者重量比为1‑90:90‑1,优选为20‑1:1‑20,重量百分含量1%‑75%,优选为3%‑60%,其余为适宜的已知助剂及赋形剂,该组合物可配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本发明组合物组分合理、安全环保、杀菌效果好。本发明对卵菌纲病害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缬菌胺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卵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缬菌胺,英文名为Valifenalate,化学名称为N-(异丙氧基羰基)-L-缬氨酰基-(3RS)-3-(4-氯苯基)-R-丙氨酸甲酯,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属于氨基酸衍生物,对卵菌纲植物病害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主要在植物体表、体内发挥保护、治疗、铲除作用。
啶氧菌酯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一种,啶氧菌酯的杀菌谱广,活性较好,而且有很强的防雨水冲刷能力,持效期长,对作物、果实安全,不易产生药害,使用方便,适合病虫害综合治理(IPM)。
发明人对缬菌胺和啶氧菌酯的复配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缬菌胺和啶氧菌酯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防治由卵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原菌等引起的病害都显示出令人惊讶的杀菌效果,即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实际杀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的理论总和,在生产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故而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缬菌胺和啶氧菌酯进行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通过复配达到增效作用,以至于提高药效,降低生产成本。该组合物可用来防治卵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例如荔枝霜疫霉病和西瓜炭疽病等。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缬菌胺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的缬菌胺与啶氧菌酯重量比为1:80-80:1,对于荔枝霜疫霉病和西瓜炭疽病均优选为1:30-30:1,缬菌胺与啶氧菌酯在组合物中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10%-7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缬菌胺与啶氧菌酯为主要有效成分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较好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等。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卵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作为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和西瓜炭疽病的应用,对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病害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因药效提高,田间用药量大幅减少,降低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生产和使用成本下降;(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降低了对病菌的单一选择压力,有利于避免病害抗性产生和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62%缬菌胺·啶氧菌酯可湿性粉剂
缬菌胺60%、啶氧菌酯2%、十二烷基硫酸钠6%、聚羧酸盐5%、白碳黑4%、高岭土加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即可制得62%缬菌胺·啶氧菌酯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55%缬菌胺·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2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