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站乘客提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1389.4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4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垠;何浚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地铁 信号处理器 信号接收器 乘客 感受器 热源 站台显示器 车厢乘客 乘客提示 地铁站 乘车舒适度 地铁乘客 结果发送 人数信息 提示装置 停靠位置 信息汇总 载客空间 车箱 上车 候车 车站 移动 | ||
一种地铁站乘客提示器,包括车厢热源感受器、信号处理器、信号接收器、站台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乘客提示装置,地铁每节车厢均安装有车厢热源感受器及信号处理器,当乘客在车站上车进入车厢后,每节车箱安装的车厢热源感受器及信号处理器判断车厢乘客的数量,将结果发送至地铁即将停靠的下一站中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将信息汇总至站台显示器,告诉下一站乘客即将到来的地铁每节车厢乘客人数信息。本发明可以及时为乘客提供即将到来的地铁地铁各车厢的人数状况,乘客可以及时在站台上移动到乘客较少的车厢停靠位置候车,合理利用了地铁的载客空间,提高了乘车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显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铁站乘客提示器。
背景技术
地铁中是一种运输速度快并且运输量大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工作日渐繁忙,生活节奏加快,乘坐地铁成为了在都市生活的人们的日常出行途径。由于地铁为多节车厢连接起来的地铁,当乘客于地铁站点等待地铁时,无法判断到站时的地铁车厢上人员的数量状况,随机于站台的某一处等车,当地铁停靠站台时选择就近车厢上车,所以导致地铁车厢乘客数量分配不均匀,有些车厢乘客较多,另外一些车厢乘客较少,当乘客选择在上车后于地铁内部自行走动到地铁载客人员空旷的车厢,由于地铁行驶中的晃动以及地铁过长等因素,对于乘客行动及其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站乘客提示器,能够及时给予在站台上等候地铁的乘客即将到站的地铁各车厢的人数状况,提示乘客在站台上及时移动到空闲车厢停靠的位置,在地铁停靠站台时上车。保证地铁的运输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确保了乘客乘坐地铁拥有较高的舒适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铁站乘客提示器,包括车厢热源感受器3、信号处理器4、信号接收器5、站台显示器1;其特征在于:乘客上车完毕,各车厢的车厢热源感受器3对车厢进行探测。
车厢热源感受器3将探测结果传输至信号处理器4,信号处理器4根据探测结果判断车厢人数,当车厢人数小于10人,得出结果为稀少,当车厢人数大于10人小于30人,得出结果为中等,当车厢人数大于30人,得出结果为拥挤。
各车厢的信号处理器4将结果及信号处理器4所在的车厢编号发送至地铁即将停靠的站台所安装的信号接收器5。
信号接收器5将各车厢信号处理器4发送的结果汇总至站台显示器1进行显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及时提示乘客在站台上移动到空闲车厢停靠的位置,在地铁停靠站台时上车。保证地铁的运输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在乘坐地铁的高峰期时,可以有效的分配客流,是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更加便利舒适,也可以尽量避免车厢及站台出现过于拥挤的状况,使得乘坐地铁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铁站乘客提示器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地铁站乘客提示器,包括车厢热源感受器(3)、信号处理器(4)、信号接收器(5)、站台显示器(1);在地铁的每节车厢均安装有车厢热源感受器(3)和信号处理器(4),当乘客上车完毕,各车厢的车厢热源感受器(3)对车厢进行探测。车厢热源感受器(3)将探测结果传输至信号处理器(4),信号处理器(4)根据探测结果判断当前车厢的人数,当车厢人数小于10人,得出结果为稀少,当车厢人数大于10人小于30人,得出结果为中等,当车厢人数大于30人,得出结果为拥挤。各车厢的信号处理器(4)将结果及信号处理器(4)所在的车厢编号发送至地铁即将停靠的站台所安装的信号接收器(5)。信号接收器(5)将各车厢信号处理器(4)发送的结果汇总至站台显示器(1)进行显示。
由于地铁车头在每一站有规定的车头停车位置,故每一节车厢即将在站台停靠的位置是明确的,该站乘客可根据站台显示器(1)中显示的信息,选择乘客较少的车厢,并到该车厢即将停靠的位置排队候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障碍物与脱轨检测装置
- 下一篇:测试作业管钳移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