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1267.5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裴雨晨;薛梦竹;刘雨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阴性乳腺癌 风险评估 预后 基因 样本 淋巴结状态 癌症诊断 临床因素 预测结果 乳腺 预测 阴性 构建 复发 肿瘤 分类 治疗 发现 | ||
1.3’UTR信号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评估乳腺癌风险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3’UTR信号选自如下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3’UTR信号:
SMAD6基因、CXCL8基因、CLIC2基因、PRCKB基因、RTN1基因、ZCCHC14基因、PPIC基因、SIK3基因、UBE2G2基因、SCL2A3基因、SYNGR1基因、NPL基因、PRSS12基因、ADGRL2基因、ZER1基因、WDHD1基因、N4BP2L2基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腺癌选自三阴性乳腺癌。
3.用于检测3’UTR信号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评估乳腺癌风险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3’UTR信号选自如下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3’UTR信号:
SMAD6基因、CXCL8基因、CLIC2基因、PRCKB基因、RTN1基因、ZCCHC14基因、PPIC基因、SIK3基因、UBE2G2基因、SCL2A3基因、SYNGR1基因、NPL基因、PRSS12基因、ADGRL2基因、ZER1基因、WDHD1基因、N4BP2L2基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3’UTR信号的试剂用于获得各基因的各3’UTR的表达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3’UTR信号的试剂用于获得各基因的各3’UTR的表达量选自:各基因的各3’UTR的PCR扩增所需试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3’UTR信号的试剂包括各基因的各3’UTR的所对应的引物、探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腺癌选自三阴性乳腺癌。
8.一种用于评估乳腺癌风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3’UTR信号的试剂,所述3’UTR信号选自如下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3’UTR信号:
SMAD6基因、CXCL8基因、CLIC2基因、PRCKB基因、RTN1基因、ZCCHC14基因、PPIC基因、SIK3基因、UBE2G2基因、SCL2A3基因、SYNGR1基因、NPL基因、PRSS12基因、ADGRL2基因、ZER1基因、WDHD1基因、N4BP2L2基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腺癌选自三阴性乳腺癌。
10.一种用于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风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被编程以执行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风险评估方法,所述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S1:获取样本的SMAD6基因、CXCL8基因、CLIC2基因、PRCKB基因、RTN1基因、ZCCHC14基因、PPIC基因、SIK3基因、UBE2G2基因、SCL2A3基因、SYNGR1基因、NPL基因、PRSS12基因、ADGRL2基因、ZER1基因、WDHD1基因、N4BP2L2基因3’UTR的ERI值;
S2:根据各基因的3’UTR的ERI值,获取患者的risk score。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风险评估方法,所述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S1:获取样本的SMAD6基因、CXCL8基因、CLIC2基因、PRCKB基因、RTN1基因、ZCCHC14基因、PPIC基因、SIK3基因、UBE2G2基因、SCL2A3基因、SYNGR1基因、NPL基因、PRSS12基因、ADGRL2基因、ZER1基因、WDHD1基因、N4BP2L2基因的3’UTR的ERI值;
S2:根据各基因的3’UTR的ERI值,获取患者的risk scor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2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