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辅助能源装置的混动汽车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1402.2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田韶鹏;曹晓雨;陈龙浩;吴迪瑞;苑昭;韩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8/00;B60K6/24;B60K6/26;B60K6/28;H02J7/3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乐综胜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收集系统 油类 动力传动系统 能源收集系统 电容器储能 电源系统 太阳能发电模块 辅助能源装置 汽车驱动系统 电控系统 发电模块 发电机 能量收集模块 太阳能转化 新能源汽车 电能储存 电能传输 能量供应 能量能力 乙醇 储能 甲醇 发电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能源装置的混动汽车驱动系统,包括电控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电源系统和能量收集系统,电控系统分别与动力传动系统和电源系统连接,电源系统与能量收集系统,能量收集系统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模块、电容器储能模块、油类发电模块和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能量收集系统中,油类发电模块用于通过甲醇油类或乙醇油类进行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所述能源收集系统,电容器储能模块和发电机分别与动力传动系统连接;各种能量收集模块的互补,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能源收集系统收集能量能力,同时电容器储能模块的存在保证了能源收集系统具有更为充沛的储能,使得新能源汽车有持续的能量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辅助能源装置的混动汽车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两驱或四驱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较传统汽车具有重大突破,但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收集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有辅助能源装置的混动汽车驱动系统,各种能量收集模块的互补,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能源收集系统收集能量能力,同时电容器储能模块的存在保证了能源收集系统具有更为充沛的储能,使得新能源汽车有持续的能量供应,使得能源收集系统收集能力的渠道更为广阔。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辅助能源装置的混动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电源系统和能量收集系统,电控系统分别与动力传动系统和电源系统连接,电源系统与能量收集系统,
其中,能量收集系统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模块、电容器储能模块、油类发电模块和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能量收集系统中,油类发电模块用于通过甲醇油类或乙醇油类进行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所述能源收集系统,电容器储能模块和发电机分别与动力传动系统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前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装置、发动机、变速器、前轮主减速器和后轮主减速器,电控系统分别与前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装置和变速器连接,电控系统控制前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装置、变速器运转和电源系统,电控系统连接有功率变换器,功率变换器分别与前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连接,后驱动电机通过动力耦合装置与发动机连接,动力耦合装置通过变速器与后轮主减速器连接,后轮主减速器用于与后轮连接,前驱动电机与前轮主减速器连接,发电机与发动机连接,电容器储能模块与前驱动电机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加速和爬坡过程中,发动机和后驱动电机通过动力耦合装置实现混合驱动,发动机和后驱动电机经动力耦合装置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将动力传递给后轮,前轮由前驱动电机驱动;当电量充足且需要急加速时候,发动机、前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一起运转;当电量不足且需要加速时候,仅由后驱动电机和发动机混合驱动后轮;在匀速过程中,电控系统控制,根据不同工况,合理分配前后两电机的转速转矩,使前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均工作在高效区;在减速过程中,前驱动电机将多余能量通过电容器储能模块储存后传递至所述能量收集器,发动机通过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多余能量回收至所述能量收集系统。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源系统连接有外接充电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耦合装置与变速器之间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与电控系统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混动汽车驱动系统还包括辅助控制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分别与前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电源系统连接;辅助控制系统根据电源系统的电量和行驶工况为前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分配电能,辅助控制系统调节发动机,发动机通过带动发电机将多余能量传递至能源收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1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