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组合物以及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6422.0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准;张永顶;马伟民;王洪涛;马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5 | 分类号: | G01N33/535;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免疫 试剂盒 组合 以及 抗体 检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酶联免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组合物以及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包括封闭液和酶标稀释液;所述封闭液含有酪蛋白、蔗糖、PBS、甘露醇、Tween20、甜菜碱和叠氮钠,所述酶标稀释液含有PBS、酪蛋白、对羟基苯甲酸钠、PEG、甜菜碱和Proclin300。本发明从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封闭液和酶标稀释液入手,通过选择适宜成分,使得酶联免疫试剂盒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检测的稳定性。同时,以所述组合物制备的抗核抗体检测试剂盒具有较佳稳定性,保质期在2年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联免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组合物以及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核抗体(ANA)是具有多种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是以真核细胞的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可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指机体的免疫效应或免疫效应分子,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导致自身组织器官损伤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多变,往往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一般常见的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系统性硬皮病(PSS)、多肌炎/皮肌炎(PM/DM)等。很多AID是以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数月甚至数年即呈现自身抗体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同时自身抗体也可以预示疾病特异性、严重程度和进展。因此对这些自身抗体的筛查和鉴别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AID的病程一般较长,发作和缓解经常交替出现,因此及时准确检测这些自身抗体也可对AID的早期正确诊断和疗效评价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目前有很多检测抗核抗体的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或免疫印迹法,但还是存在各自的缺点。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是通过形成的荧光结合物来推断自身抗体的类别,缺乏一个具体客观的诊断,需要利用其他技术进行二次证实,如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等。免疫印记法所需标本量大、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过长、成本较高等问题。金标渗滤法不能准确地得出具体的项目结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对较低、灵敏度也较低。传统的琼脂双向扩散法、对流免疫电泳法、间接血凝法和补体结合试验等都具有所需标本量大、操作麻烦、检测时间过长、价格昂贵、检测结果准确性较低等缺点。
近年出现了可以检测16种抗核抗体的蛋白芯片,例如CN105021811A。然而,传统的蛋白芯片操作复杂、成本高,且试剂盒的稳定期一般都是2-8℃稳定期1年,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组合物,使得所述组合物用于制备酶联免疫试剂盒时能够显著提高试剂盒在低温和室温下的稳定性,保存时间延长;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酶联免疫试剂盒中的应用,特别是用于检测抗核抗体的相关试剂盒;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组合物的抗核抗体菌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所述试剂盒在低温和室温下具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组合物,包括封闭液和酶标稀释液;所述封闭液含有酪蛋白、蔗糖、PBS、甘露醇、Tween20、甜菜碱和叠氮钠,所述酶标稀释液含有PBS、酪蛋白、对羟基苯甲酸钠、PEG、甜菜碱和Proclin300。
针对现有酶联免疫试剂盒稳定较差、保存时间较短的缺陷,本发明意外发现了从制备试剂盒的封闭液和酶标稀释液(用于稀释酶标抗原或抗体用)入手,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分完善两者的组成,能够显著提高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稳定性和保存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6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