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两用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5603.1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婷婷;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月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7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气组件 油气两用发动机 化油器 气缸体 输气管 进气调节阀 燃气 气缸头盖 发动机 隔热板 输气 储气罐 燃烧室 发动机低转速 工作性能稳定 低转速状态 高转速状态 金属导管 空气混合 转速状态 状态提供 平顺 供气量 稳压阀 喉口 可调 可控 气缸 体内 分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两用发动机,它包括气缸体、气缸头盖、隔热板、化油器和供气组件,所述气缸体内设有燃烧室,所述气缸头盖固定安装在气缸体上,所述隔热板位于气缸体与化油器之间,所述化油器上设有喉口,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储气罐、金属导管、稳压阀、输气管Ⅰ、输气管Ⅱ、输气管Ⅲ、进气调节阀,供气组件在进气调节阀的分配作用下形成两条输气路径。油气两用发动机的供气组件可提供两种大小的供气量的输气路径,一路用于在发动机发转速状态提供燃气、另一路用于在发动机低转速状态提供燃气,不仅实现了燃气与空气混合比可控可调、还实现了发动机在高转速状态与低转速状态之间的平顺切换,使得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和燃气作为燃料的油气两用发动机的气体输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种供气量的气体输送技术的油气两用发动机。
背景技术
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气体燃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性、低污染性、高燃值、运输便利性,在当前倡导节能环保的整体大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因而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关注,消费市场出现了标准化的类型丰富的气源产品,例如携带方便且安全的小型灌装液化气(包括丙烷、丁烷、异丁烷等),这些标准化产品可应用于油气两用发动机。
通常油气两用发动机的具有对应于供气状态的输气管路,该输气管路设有用于降低气压以控制流量的稳压阀,通过稳压阀可以控制通入发动机的进气大小。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稳压阀在供气路径上只能形成一道输气路径,稳压阀的出气压力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因此,该唯一的一道输气路径只能提供变化范围非常小的供气量,这使得发动机在高转速状态和低转速状态之间变换非常困难,当发动机需要更多燃气以维持高速运转的,则往往受到供气量不出的情况的影响。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为发动机在低转速状态向高转速状态跃迁时出现停机,发动机工作性能不稳。由此,在发动机内部产生燃烧不尽形成积碳的问题、尾气有害物含量超标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同一型号油气两用发动机中选用一种规格的稳压阀,此类稳压阀在供气路径上只能形成一道输气路径;稳压阀的工作范围被限定,每种稳压阀的出气压力并不相同,相互之间无通用性特征,因而只能满足一种气体,例如,以丙烷为燃料的发动机其使用的稳压阀不同于以丁烷为燃料的发动机其使用的稳压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者的沸点不同。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油气两用发动机的气体输送技术存在生产上的供气量变化范围小,零部件通用性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扩大输气路径的供气量变化范围,由此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的油气两用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油气两用发动机包括气缸体、气缸头盖、隔热板、化油器和供气组件,所述气缸体内设有燃烧室,所述气缸头盖固定安装在气缸体上,所述隔热板位于气缸体与化油器之间,所述化油器上设有喉口,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储气罐、金属导管、稳压阀、输气管Ⅰ、输气管Ⅱ、输气管Ⅲ、进气调节阀,所述储气罐与金属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导管设有弯曲呈S形的加热气化部位,所述加热气化部位与气缸头盖连接,所述稳压阀的进气口与金属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阀的出气口与输气管Ⅰ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调节阀包括本体、第一油针、第二油针,所述本体上设有主进气道、怠速气道和主供气道,所述主供气道与主进气道连通、所述怠速气道与主进气道连通,所述主进气道呈笔直状,所述怠速气道呈弯折状态,所述主供气道呈笔直状,所述第一油针、第二油针都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在本体上,所述第一油针的一端伸入在主供气道内、所述第一油针的另一端位于本体外部,所述主供气道与主进气道之间通过第一油针控制连通程度,所述第二油针的一端伸入在怠速气道内、所述第二油针的另一端位于本体外部,所述怠速气道与主进气道之间通过第二油针控制连通程度,所述输气管Ⅰ的另一端与主进气道连通,所述主供气道通过输气管Ⅱ与化油器上的喉口连通,所述隔热板上设有负压孔,所述怠速气道通过输气管Ⅲ与负压孔连通,所述负压孔与燃烧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5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窝塞式矢量喷管
- 下一篇:一种油气两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