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7779.2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声辉;严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2 | 分类号: | B62D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轴承 噪音消除装置 助力转向系统 输出轴 助力器 壳体 过盈配合 涡轮盘 管柱 种管 扭矩传感器 检测扭矩 噪音 驾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及安装方法,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包括壳体、助力器输出轴和涡轮盘,助力器输出轴通过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安装到壳体上,第一支撑轴承与壳体过盈配合,第二支撑轴承与壳体过盈配合,第一支撑轴承位于内侧,第二支撑轴承位于外侧;涡轮盘位于第一支撑轴承的内侧,涡轮盘安装在助力器输出轴上并与助力器输出轴过盈配合。一种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安装好各个部件之后,通过扭矩传感器来检测扭矩,当扭矩不满足要求时,并调节扭矩,直至扭矩满足要求。本发明降低或消除了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汽车终端用户对整车NVH的要求越来越高,助力转向管柱位于座舱内部,靠近驾驶员,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使得管柱处于频繁的相对运动中。
汽车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结构采用蜗杆涡轮盘结构,涡轮盘过盈压装在助力器上,转向壳体固定在整车上,助力器通过2个轴承支撑在壳体上,由于装配工艺的限制,支撑轴承和壳体设计均为为间隙配合;同时,为了保证助力器旋转摩擦力矩在一定范围之内,助力器和支撑轴承在轴向锁紧时,需要反复测量助力器轴向游隙,使得游隙保证在微米级的范围之内。
作为主要的传递载荷的转向助力器,路面的冲击及驾驶员换向时的冲击均作用到助力器上,助力器受到的冲击带动2个支撑轴承振动,和壳体相互撞击,产生异响,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及安装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包括:
壳体,安装在汽车上;
助力器输出轴,通过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安装到壳体上,所述第一支撑轴承与壳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轴承与壳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支撑轴承位于内侧,第二支撑轴承位于外侧;
涡轮盘,位于第一支撑轴承的内侧,所述涡轮盘安装在助力器输出轴上并与助力器输出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安装在涡轮盘的同一侧。
优选地,第一支撑轴承与助力器输出轴过盈配合。
优选地,第二支撑轴承与助力器输出轴间隙配合。
优选地,第二支撑轴承外侧的助力器输出轴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安装有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母的外侧端与助力器输出轴的交界处设置有机械铆点。
优选地,第二支撑轴承外侧的助力器输出轴上安装有斜面卡簧。
优选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都与助力器输出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分别安装在涡轮盘的两侧。
本发明的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的支撑轴承与壳体间隙配合,本发明的管柱助力转向系统噪音消除装置的第一支撑轴承与壳体过盈配合,第二支撑轴承与壳体过盈配合,降低或消除了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7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校正方法、装配方法以及机动车辆
- 下一篇:静态转向回转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