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2305.0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陈媛媛;桂方亮;许三山;邵何兴;杜长胜;崔礼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2 | 分类号: | B62D65/02;B62D65/06;B62D6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尚世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座 汽车尾门 工装 上件 限位机构 压紧机构 调整机构 生产效率 尾门 压紧 员工 | ||
1.一种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底部的限位机构、压紧机构(3),及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调整机构(4);
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座(1)的两端,对汽车尾门(10)进行定位;
所述压紧机构(3)设于所述安装座(1)的中部,对所述汽车尾门(10)进行压紧;
所述调整机构(4)通过轴承装置(6)和活动限位装置(7)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
所述轴承装置(6)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两侧的轴承座(61),和安装在所述轴承座(61)内的轴承(63);
所述活动限位装置(7)设有旋转端(71)和限位端(72),所述旋转端(71)的两端与所述轴承(63)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端(72)与所述旋转端(71)固定连接;
所述调整机构(4)包括连接杆(41)和配重块(42),所述连接杆(41)为L形,其一端与所述旋转端(7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配重块(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底部的导向机构(5),所述导向机构(5)的导向杆(51)与尾门过孔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机构(21)和第二限位机构(22);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1)包括仿形支撑块(211)和第一压紧块(212),所述仿形支撑块(211)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1)的下端,所述第一压紧块(212)连接在所述仿形支撑块(211)的上端,所述仿形支撑块(211)与所述汽车尾门(10)的下翻边(101)匹配设计;
第二限位机构(22)包括仿形托块(221)和限位块(222),所述仿形托块(221)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22)的下端,所述限位块(222)连接在所述仿形托块(221)的上端,所述仿形托块(221)与所述汽车尾门(10)的上端窗框(102)匹配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支撑块(211)的下端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与上面的所述第一压紧块(212)之间形成一卡口;
所述仿形托块(221)向外伸出,当所述仿形托块(221)插入所述上端窗框(102)时,所述限位块(222)与所述汽车尾门(10)的窗框翻边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第二压紧块(31)和第三转接块(32),所述第二压紧块(31)与所述汽车尾门(10)的表面匹配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机构(8),所述锁紧机构(8)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当所述限位端(72)旋转至所述锁紧机构(8)处时,所述锁紧机构(8)能够对所述限位端(72)进行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8)包括第四转接块(81)和安装在所述第四转接块(81)上的承载块(82)、限位块(83),所述限位块(83)可伸缩,且位于所述承载块(82)的上方,当所述限位端(72)旋转至所述锁紧机构(8)处时,所述限位端(72)能够被卡入所述承载块(82)和所述限位块(8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8)还包括旋钮(84)和限位块套筒(85),所述旋钮(84)安装在所述限位块(83)的端部,所述限位块套筒(85)固定在所述第四转接块(81)上,并套设在所述限位块(83)上,所述限位块(83)可在所述限位块套筒(85)内自由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总成上件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9),所述防护机构(9)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的边缘,并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23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试光敏设备降级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高差分电压下的脉冲锁存器复位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