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沉积与XRD联用技术定量检测草甘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0751.1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赪胤;张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55 | 分类号: | G01N23/2055;G01N27/30;G01N27/32;G01N2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沉积 xrd 联用 技术 定量 检测 草甘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电化学沉积与XRD联用技术定量检测草甘膦的方法,其先采用在CuSO4电解液中添加待检测的草甘膦溶液,将三电极置于电解池中,连接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恒电势电沉积;然后清洗裁切电沉积的导电玻璃,进行XRD检测,根据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的Cu沉积层在XRD图谱上显示出不同的衍射峰强,定量检测草甘膦含量。本发明通过恒电势电沉积方法,待检测的草甘膦作为添加剂,电沉积具有特定形貌的Cu于工作电极导电玻璃表面,根据XRD衍射图谱的不同,检测出添加剂的浓度或种类的变化。为草甘膦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草甘膦农药的定量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草甘膦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电活性有机磷农药,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园林维护等领域。目前,已报道的检测草甘膦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电化学传感器方面。这些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是色谱法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仪器检测设备高,传感器制备方法繁琐,因此,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的检测技术,成为当前草甘膦检测研究的热点。
XRD技术作为一种有力的材料表征手段,最主要应用于晶体的定性、定量分析。XRD是指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的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X射线在某些相位的方向上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衍射现象。其具有对样品损失小、无污染、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可获得完整的晶体结构信息包括晶胞参数,晶粒尺寸,微观应力,点阵常数,织构取向度等。常规的XRD定量检测方法,即Rietveld全谱拟合法,主要应用于矿物、水泥相中晶相的定量分析。但这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对实验的基本要求高,样品的制备方法、晶体的择优取向等因素,都会影响X射线衍射谱图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且常规XRD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样品量需要几十毫克左右,过少的样品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而且,其定量、定性分析需依赖于已有的标准晶体学数据库如CSD、ICSD,参照数据库中已收录的晶体结构及晶胞参数进行分析。现有技术中未见将XRD技术用于草甘膦农药的定量检测的方案。
电化学沉积法具体指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在电场作用下,沉积在工作电极表面的过程。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获得纳米沉积层结构和形貌可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及电子工业中的镀层,纳米材料,复合电极材料或电催化材料。添加剂作为一种有效的控制电沉积层形貌的方法,可以获得均一、稳定的沉积层。现有技术中未见将电化学沉积法用于草甘膦农药的定量检测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沉积与XRD联用技术定量检测草甘膦的方法,使草甘膦的定量检测更加方便、快速、检测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电化学沉积与XRD联用技术定量检测草甘膦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 采用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三电极体系,导电玻璃依次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然后晾干;在CuSO4电解液中添加待检测的草甘膦溶液,将三电极置于电解池中,连接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恒电势电沉积;
(2) 电沉积结束后,取出导电玻璃,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电沉积层表面的电解液,样品于室温下自然晾干;干燥后的导电玻璃裁至合适大小,直接进行XRD检测。
(3)根据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的Cu沉积层在XRD图谱上显示出不同的衍射峰强,定量检测草甘膦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