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9220.4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尹双;袁清辉;陈冲;裘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9 | 分类号: | B60L5/39;B60M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具有 轨道交通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充电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沿横向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形成的第一供流面和第二供流面,在沿竖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供流面和所述第二供流面之间的间距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可以利用第一供流面和第二供流面与轨道车辆的充电刀接触,实现双面供流,增大供流面积,并且,第一供流面和第二供流面之间的间距变化,能够保证充电刀与充电槽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可以提高接触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充电稳定性,可以降低出现电火花的概率,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上设有集电靴,配合悬挂式充电轨,在站区为轨道车辆的储电装置充电。但是,悬挂式充电轨的重量大,安装难度高,而且易在站区通断电瞬间出现燃弧现象,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充电轨,所述充电轨可以实现双面供流,能增大供流面积,并且能够保证充电刀与充电槽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可以降低出现电火花的概率,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充电轨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轨道车辆的充电轨,所述充电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沿横向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形成的第一供流面和第二供流面,在沿竖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供流面和所述第二供流面之间的间距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轨道车辆的充电轨,可以利用第一供流面和第二供流面与轨道车辆的充电刀接触,实现双面供流,增大供流面积,并且,第一供流面和第二供流面之间的间距变化,能够保证充电刀与充电槽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可以提高接触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充电稳定性,可以降低出现电火花的概率,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槽为弹性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轨包括:沿所述横向相对的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外侧板的第一端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外侧板的第二端相连;沿所述横向相对的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第二外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内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内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外侧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朝向彼此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的相对的表面分别形成为所述第一供流面和所述第二供流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外侧板凹陷以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外侧板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外侧板凹陷以形成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侧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内侧板的第二端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竖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二内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竖向方向上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充电轨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轨上设有与所述充电槽连通的排污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轨的沿所述纵向的至少一端设有引导段,所述引导段具有与所述充电槽连通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沿所述横向相对的表面在远离所述充电槽的方向上渐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9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