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5077.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江;常孝亭;林文;黄华江;詹清平;魏宗新;张启荣;曹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段梁墩顶现浇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包括由若干支撑柱共同支撑着主梁和若干上横梁,各上横梁的两端悬空并对称设置有可沿上横梁长度方向滑动的下挂梁,各下挂梁的下端悬空并设有外模系统,还设有驱使下挂梁滑动的驱动装置,此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通过支撑柱和主梁将外模系统搭建成一个完整的模块,在施工时,只需要将此搭建好的模块移动到待施工的地点,即可进行节段梁墩顶的浇筑,在浇筑完成后,即可将此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运送至下一处继续使用,简化了施工过程的外模系统的搭建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发明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
背景技术
现今的节段梁墩顶现浇段施工方法为满堂支架搭设法施工、钢管贝雷架搭设施工和组合式支架搭设法施工等支架搭设施工,支架搭设施工均存在耗时长,支架周转较慢,安全风险高,对场地要求较高,人工成本高。
目前尚未出现可多次使用的节段梁墩顶现浇模架,每次施工均需重新搭建模架,不但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且耗费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的的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包括若干设在已施工完成的预制节段梁的顶面上的支撑柱,若干支撑柱共同支撑着主梁,还设有横向架设在主梁上的若干上横梁,各上横梁的中部均与主梁连接,各上横梁的两端悬空并对称设置有沿上横梁长度方向滑动的下挂梁,各下挂梁的上端均与对应的上横梁连接,各下挂梁的下端悬空并设有外模系统,还设有驱使下挂梁滑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下挂梁和对应的上横梁的连接处均设有滑轨,驱动装置为固定在各上横梁顶面的液压油缸,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均与对应的下挂梁固定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在已施工完成的预制节段梁的顶面上还设有纵移滑轨,各支撑柱均立设在纵移滑轨上,各支撑柱均与纵移滑轨滑动连接,还设有驱使各支撑柱滑动的纵移驱动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外模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与下挂梁的下部相连的上肋板和下肋板,上肋板和下肋板之间设有若干腹板,上肋板和下肋板的一端均连接底板,上肋板的上表面还设有翼缘板。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支撑柱均为可升降的顶升装置,支撑柱共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呈矩阵分布在主梁下方。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下挂梁包括三根依次连接的直梁,相邻的两根直梁之间构成钝角。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下挂梁共八根,上横梁共四根,每根上横梁上对称设有两根下挂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支撑柱均为自锁油缸,各支撑柱均与主梁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上横梁为钢桁架结构,上横梁包括三根通过法兰连接的结构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纵移驱动装置包括与支撑柱固定相连的纵移油缸,纵移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推动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通过支撑柱和主梁将外模系统搭建成一个完整的模块,在施工时,只需要将此搭建好的模块移动到待施工的地点,即可进行节段梁墩顶的浇筑,在浇筑完成后,通过滑动下挂梁进行开模,即完成施工,而后即可将此节段梁墩顶现浇移动模架运送至下一处继续使用,简化了施工过程的外模系统的搭建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