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场地修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3548.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琴;包金坤;叶玉强;张发勇;曾航旗;夏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场地 修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场地修复方法及装置,根据污染场地监测点,采用三维空间插值技术构建污染体;计算不同监测深度下的风险控制值,对某一监测深度的风险控制值进行垂直方向插值,得到任意深度风险控制值;根据任意深度的风险控制值数据和监测值数据,判断监测值是否大于风险控制值;监测值大于风险控制值时,确定任意深度的待修复范围面积;对不同深度待修复范围面积与深度进行积分运算,得到污染场地的修复体积。本方案利用三维空间插值,构建污染体,并考虑风险控制值在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得到更加科学、准确的风险控制值,最终通过积分求和计算修复体积,方案提供科学准确的风险控制值和修复体积,有利于指导修复工作的高效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染场地修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场地修复对于场地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环保部先后颁布了针对场地环境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技术导则,为场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主要采用金字塔型计算方式进行场地修复,对地层进行分层,并通过人工划定待修复区域,计算每一层层顶的修复面积,最终通过层顶的修复面积与层深的乘积得到修复体积的值。这种方式,以人为方式控制地层分层数、修复区域,修复体积的计算值也为笼统值,导致计算结果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污染场地修复方法及装置,基于空间插值进行污染场地修复体积计算,同时考虑了污染扩散范围的三维空间分布特点以及风险控制值在垂直方向上的连续性,能够计算任意深度的修复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染场地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过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后,根据评估区内污染场地的各监测点相对位置及其样品监测实验得到的各污染物在不同监测深度下的浓度数据,采用三维空间插值技术构建污染体,其中所述各污染物在不同监测深度下的浓度数据为监测值数据;
计算不同监测深度下的风险控制值数据,对所述不同监测深度下的风险控制值数据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插值,得到任意深度的风险控制值数据;
判断各个不同深度下的所述监测值数据是否大于所述风险控制值数据;
当所述监测值数据大于所述风险控制值数据时,确定任意深度的待修复范围面积;
对各个不同深度下的所述待修复范围面积与深度进行积分运算,得到所述污染场地的修复体积。
进一步,所述计算不同监测深度下的风险控制值,具体包括:
根据下述风险控制值计算式,计算不同监测深度下的风险控制值数据,
min(HCVSn,RCVSn)
其中,HCVSn为基于所有暴露途径综合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RCVSn为基于所有暴露途径综合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n为自然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污染场地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构建模块、计算模块和修复模块;
所述构建模块,用于经过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后,根据评估区内污染场地的各监测点位置及其样品监测实验得到的各污染物在不同监测深度下的浓度数据,采用三维空间插值技术构建污染体,其中所述各污染物在不同监测深度下的浓度数据为监测值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不同监测深度下的风险控制值数据风险控制值,对所述不同监测深度下的风险控制值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插值,得到任意深度的风险控制值数据;
所述修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监测值数据是否大于所述风险控制值数据;
当所述监测值数据大于所述风险控制值数据时,确定任意深度的待修复范围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3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