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交通安全预警方法、云服务器、随车终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996.2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志;孙日双;张凌涛;李琳;胡磊;王国刚;李颖;纪淑娟;陈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地址: | 250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车 云服务器 终端及系统 安全预警 智能交通 终端接收 终端 行车安全保障 路段 低能见度 驾驶行为 建立通信 交通领域 人机交互 数据采集 数据计算 数据上传 危险预警 反馈 行车安全 概率 汽车 采集 填补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交通安全预警方法、云服务器、随车终端及系统,包括:步骤(101):随车终端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步骤(102):随车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将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的数据上传给云服务器;步骤(103):随车终端接收云服务器的反馈;所述反馈,包括当前汽车在当前路段设定范围内发生事故的概率;步骤(104):随车终端接收当前汽车在当前路段设定范围内发生事故的概率后,通过人机交互形式发送给驾驶员。填补交通领域行车安全、危险预警、雨雾等低能见度行车安全保障的空白,让驾驶行为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监测、低能见度天气下行驶安全保障、危险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交通安全预警方法、云服务器、随车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速公路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之间的智能交通安全预警领域几乎为零,行车安全全靠驾驶员的驾驶经验,主要过程是通过眼睛观察周围地形、地势、地貌,观察周围的危险因素和前方车辆、路况信息,通过后视镜了解后方的车辆信息情况,在感受到周围信息之后控制自己的行车特性和驾驶特性,在此基础上实现行车中的安全。而对于智能安全监测及危险预警领域则几乎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填补交通领域行车安全、危险预警的空白,让驾驶行为更安全,让将要发生的危险更有被预见性,同时在比如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交通组织和保通更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实现节约社会人力、物力资源达到交通组织、分流的目的,还要确保对社会最小的影响,打破雨雾等低能见度情形下人类感官极限不能克服的交通事故频发症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交通安全预警方法,包括:
步骤(101):随车终端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102):随车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后上传给云服务器;
步骤(103):随车终端接收云服务器的反馈;所述反馈,包括当前汽车在当前路段范围内发生事故的概率;
步骤(104):随车终端接收当前汽车在当前路段设定范围内发生事故的概率后,判断概率是否超出设定临界值,若超出设定临界值则通过人机交互形式发送给驾驶员。
所述步骤(101)的步骤为:随车终端启动,随车终端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随车终端将自身的通信地址发送给云服务器。
所述步骤(102)的步骤为:在随车终端进入到路网后,随车终端对自身位置坐标进行定位,随车终端利用位置坐标和时间计算出自身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或方向,将计算得到的数据上传给云服务器,随车终端在设定时间长度t内向云服务器循环上传自身行驶数据。
智能交通安全预警方法,还包括:
步骤(105):区域块关系的建立:当前随车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来的设定范围内周边随车终端的通信地址,当前随车终端通过通信地址与周边随车终端建立连接关系;随车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来的当前车辆驾驶危险性系数,以及根据当前行驶速度、当前路况或当前车况给出的事故发生概率警告;并将警告信息通过人机交互形式发送给驾驶员;
智能交通安全预警方法,还包括:
步骤(106):区域块关系建立之后的运行:当前随车终端将自身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或驾驶行为安全系数在设定时间长度t内循环广播给周边随车终端,同样的,周边随车终端的驾驶数据也传递给当前随车终端;
当前随车终端在正常速度行驶过程中,如果前方车辆发生减速,当前随车终端接收到前方车辆的随车终端的驾驶数据后,当前随车终端根据两车的位置、速度、加速度计算安全时间内两车相对位置间距并判断是否构成影响,若构成影响,则当前随车终端立即将警示信息传送给驾驶员,同时将警示信息发送给前方车辆的随车终端,前方车辆的随车终端将自身判断得到的信息和收到的警示信息共同传输给自己的驾驶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未经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