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1952.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骁睿;徐蕙玉;赵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2 | 分类号: | E04C3/2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螺栓 连接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连接螺栓;所述的上部结构包括上翼缘和腹板;上翼缘和腹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下部结构和腹板通过安装槽,用螺栓连接固定。本发明的竹(木)钢组合箱梁,结构简单,安装工艺简单,不需要专业技术安装从业人员,可降低施工成本;组合箱梁可以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的不同材料力学性能,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刚度,其强度利用率远大于竹(木)梁;基于螺栓连接的机械连接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安全环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安装后没有任何有害物质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
背景技术
木结构是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历史悠久,竹材作为一种速生纤维高强材料也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建筑结构中,钢材被广泛地单独运用于建筑结构。可见竹、木、钢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竹木材料为纤维质材料,优点是质轻高强,缺点是构件刚度小,强度利用率低;钢材是各向同性材料,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缺点是造价高。竹(木)钢组合箱梁能够充分利用竹(木)的强度,钢板能增加构件线刚度,提高构件的强度利用率够弥补竹木构件受弯变形大的缺点。
环保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螺栓连接的机械连接是物理连接,不涉及任何化学物质,构件安装以后没有任何有害物质释放,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绿色建筑的要求。同时,专业建筑技术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安装工艺简单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找到一种具有如下特点:环保等级高、安装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好的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具有环保等级高、安装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好。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连接螺栓;所述的上部结构包括腹板和上翼缘;腹板和上翼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下部结构和腹板通过安装槽,用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的上部结构包括腹板和上翼缘,腹板和上翼缘均为竹集成材(胶合木),腹板和上翼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腹板的下侧面设螺栓孔。
所述的下部结构为钢板,在钢板上设安装槽,安装槽侧面设螺栓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形式简单,安装工艺简单,不需要专业技术安装从业人员,可降低施工成本;组合箱梁可以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的不同材料力学性能,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刚度,强度利用率远大于竹(木)梁;基于螺栓连接的机械连接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安全环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安装后没有任何有害物质释放。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主要结构组成部分包括上翼缘5(竹集成材或木材)、腹板4(竹集成材或板)、下部结构2(钢板)和连接螺栓3。腹板和上翼缘通过螺栓3连接成上部结构1,腹板和下部结构通过安装槽用螺栓3连接固定。
该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制作时,将钢板2加工成带矩形安装槽的钢板,安装槽侧面等距离开螺栓孔,便于和腹板4连接。在钢板槽的两侧等距离开螺栓孔。将上翼缘5两边等距离开设竖向螺栓孔。在腹板4与上翼缘5和钢板2连接处开螺栓孔。
本发明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连接。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基于螺栓连接的竹(木)——钢组合箱梁,形式简单,安装工艺简单,不需要专业技术安装从业人员,可降低施工成本;组合箱梁可以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的不同材料力学性能,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刚度,强度利用率远大于竹(木)梁;基于螺栓连接的机械连接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安全环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安装后没有任何有害物质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新风系统
- 下一篇:便于快速清洗的化工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