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采摘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7191.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德;孙远杰;何六福;张祖江;张祖斌;张世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05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刀单元 立柱 车身 车身宽度方向 茶叶采摘机 剪刀支架 茶树 树冠 车辆稳定 顶部区域 区域覆盖 曲面形状 上下移动 升降支座 行走机构 整车重心 质量中心 弯弧状 采茶 弯弧 悬臂 裁剪 剪裁 剪刀 遗漏 采摘 吻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采摘机,包括底部设置行走机构的车身,立柱设置在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车身上,剪刀单元设置在剪刀支架上,剪刀单元整体呈与茶树树冠的曲面形状吻合的弯弧状布置,立柱上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支座,上述技术方案中,立柱设置在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车身上,既可以保证悬臂布置剪刀支架后整车重心或称质量中心位于车辆宽度范围内以保持车辆稳定,又可以确保剪刀单元的弯弧剪刀剪裁区域覆盖到茶树树冠A的曲面的顶部区域,以防止漏采、裁剪不均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采茶机稳定的行走,均匀、无遗漏的采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茶机械,具体讲就是一种茶叶采摘机。
背景技术
鉴于采茶工作量大、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加之茶叶生长的时令性特点显著等原因,采茶机械的市场需求可谓越发强烈。市场上有便携式采茶机问世,其基本结构就是茶树修剪机械,该机械可以实施茶叶的剪裁,但是被剪裁下来的茶叶收集却是难题。专利文献中虽有采茶机的公开,它们仍未解决好以下问题:茶机在茶园特殊环境下的行走问题、剪裁下来的茶叶收集问题、茶树树冠上茶叶漏采或采摘不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采摘机,能够及时地将茶树树冠上茶叶一并均匀采摘完毕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持续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采摘机,包括底部设置行走机构的车身,其特征在于:立柱设置在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车身上,剪刀单元设置在剪刀支架上,剪刀单元整体呈与茶树树冠A的曲面形状吻合的弯弧状布置,立柱上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支座,剪刀支架一端铰接在升降支座上且铰接轴的轴芯方向与行走方向一致,剪刀支架的另一端向车身外部悬伸且悬伸方向与行走方向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中,立柱设置在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车身上,上述方案既可以保证悬臂布置剪刀支架后整车重心或称质量中心位于车辆宽度范围内以保持车辆稳定,又可以确保剪刀单元的弯弧剪刀剪裁区域覆盖到茶树树冠A的曲面的顶部区域,以防止漏采、裁剪不均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采茶机稳定的行走,均匀、无遗漏的采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有收集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立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茶叶采摘机,包括底部设置行走机构11的车身10,立柱20设置在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车身10上,剪刀单元31设置在剪刀支架30上,剪刀单元31整体呈与茶树树冠A的曲面形状吻合的弯弧状布置,立柱20上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支座40,剪刀支架30一端铰接在升降支座40上且铰接轴31的轴芯方向与行走方向一致,剪刀支架30的另一端向车身10外部悬伸且悬伸方向与行走方向垂直。本发明提供的采茶机可以在两列茶树之间行走采茶,即行走机构11位于两相邻茶树的下部树干之间的间距区域处行走,由于立柱20设置在车身10的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这样就可以使剪刀支架30覆盖到茶树树冠A的冠顶的整个区域,不仅保证了茶机行走的稳定、可靠性,还确保了采摘的完整性即避免了漏采现象。
由于剪刀支架30与立柱20需要连接,所以为其连接亦要预留安装空间,优选方案是将铰接轴31布置在立柱20上位于车长方向的前或后侧部位处,这样可以确保剪刀单元31靠近立柱20端的剪刀能够裁剪到该侧下方的树冠冠顶边沿处的茶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风墙装置的枣类果实收获机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智能采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