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移动设备接入权限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9433.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2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鹰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4/48;H04W4/80;H04W4/50;H04W76/15;H04W7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谢绪宁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移动 设备 接入 权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接入权限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服务端根据连接时间前后顺序分别识别第一移动端与第二移动端;服务端为第一移动端分配语音通话权限,为第二移动端分配流量传输权限;服务端接受第一移动端的语音通话申请,并在连接该语音通话后为第一移动端分配流量传输权限;服务端桥接第一移动端与第二移动端之间的流量传输;第一移动端断开语音通话,服务端断开第一移动端与第二移动端之间的流量传输;第一移动端能将其语音数据服务与其转接到第二移动端上的音视频会议并行,方便第一移动端的用户能同时进行通话与音视频会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控制移动设备接入权限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车载设备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车载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当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可以将移动终端通过无线WIFI、蓝牙或者GPRS流量等无线通信技术与车载服务端进行连接,从而在车载服务端上来读写移动终端内的数据。
但是随着移动终端与车载服务端中系统复杂度不断的提高,用户在使用手机等移动端连接到车载设备上后,移动端会使用语音数据服务如打电话或者使用流量以及无线局域网进行音视频会议,车载设备只能输出一种场景,且语音数据服务优先于使用流量以及无线局域网进行音视频会议,移动端使用语音数据服务如打电话与使用流量以及无线局域网进行音视频会议在车载设备不能并行,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移动端使用语音数据服务如打电话与使用流量以及无线局域网进行音视频会议在车载设备不能并行,使用不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接入权限的方法,包括:服务端根据连接时间前后顺序分别识别第一移动端与第二移动端;
所述服务端为所述第一移动端分配语音通话权限,为所述第二移动端分配流量传输权限;
所述服务端接受所述第一移动端的语音通话申请,并在连接该语音通话后为所述第一移动端分配流量传输权限;
所述服务端桥接所述第一移动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端之间的流量传输;
所述第一移动端断开语音通话,所述服务端断开所述第一移动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端之间的流量传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端可通过被分配的语音通话申请来将语音数据服务转接到车载端上,若第一移动端正在使用数据流量进行音视频会议时,第一移动端会通过数据流量或者无线局域网接入车载端,并将音视频会议通过车载端转接到具有流量传输权限的第二移动端上,使第一移动端的语音数据服务与转接到第二移动端上的音视频会议并行,方便第一移动端的用户能同时进行通话与音视频会议。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端根据连接时间前后顺序分别识别第一移动端与第二移动端,还包括:
所述服务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端的通信链路与所述服务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端的通信链路不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信链路不同的第一移动端与第二移动端被服务端桥接时不会发生链路冲突,避免数据对接出错。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端接受所述第一移动端的语音通话申请,并在连接该语音通话后为所述第一移动端分配流量传输权限,还包括:
所述服务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端之间新建一条用于使用流量传输权限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移动端使用流量传输权限的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二移动端的通信链路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端新建通信链路能够转移与语音数据服务冲突的使用流量以及无线局域网的音视频会议,并将音视频会议接入通信链路相同的第二移动端上,具有相同的通信链路能够降低服务端转换音视频会议的数据处理时间,降低第一移动端用户的延迟感,提高用户的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鹰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鹰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