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加热制冷垫及其加热制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7359.4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元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元振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B60N2/64;B60N2/5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春光;许必元 |
地址: | 2251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加热 制冷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加热制冷垫,包括加热制冷装置、吸热散热箱、垫子,加热制冷装置包括底板、小功率空调压缩机、水泵、第一铜管,垫子包括上层高分子薄膜、下层高分子薄膜,高分子管材一端的传导液管与垫子一边的中空传导液通道贯通,另一端经水泵与垫子另一边的中空传导液通道贯通;吸热散热箱包括金属壳、第二铜管,金属壳为密封金属壳,中空传导液通道、传导液流动腔通道、传导液管内均充满传导液体。通过本发明,通过加热制冷装置制冷、制热产生冷、热传导液,再使加热或变冷后的传导液在座椅上汽车座椅用可加热制冷垫内来回循环,从而起到降温、升温的作用。其制冷、制热速度快,能耗少,结构简单,舒适性高且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加热制冷垫及其加热制冷方法,属于加热制冷垫装置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成为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炎热的夏季,打开停在室外的车门,车内的温度极高,如同汗蒸房一样,其中座椅更是烫得令人无法忍受。即便汽车没有经过暴晒,车主长时间开车、坐车,哪怕开着空调,屁股下面和靠背处还是又湿又热,不仅有可能会引发湿疹、痤疮等疾病,还会使驾驶员不能集中精力驾驶车辆,从而增加开车的危险系数。在寒冷的冬季,打开停在室外的车门,车内的温度极冷,车内的座椅也是冰冷,人直接坐在冰冷的座椅上,很不舒服。因此,人们需要根据需要调节座椅的温度。
目前市场上也有几款能够进行降温和加温的座椅产品,就降温而言,都不是主动降温,而是通过座椅下放置的风扇吹风实现,其效果不明显,降温速度慢,且车内温度较高时毫无效果。还有一些产品通过硅片制冷,但是其见效慢且能耗大。就加温而言,现有的座椅加温是通过电热丝加热进行加温的,容易漏电着火,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加热制冷垫及其加热制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加热制冷垫,其特征是:包括加热制冷装置、吸热散热箱、垫子,所述加热制冷装置包括底板、小功率空调压缩机、水泵、第一铜管,所述第一铜管呈盘旋状固定于底板上,小功率空调压缩机、水泵固定于底板上,且置于盘旋状的第一铜管围成的第一铜管圈内,小功率空调压缩机经冷热交换阀与第一铜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铜管外包有高分子管材,高分子管材与第一铜管之间留有传导液流动腔通道,高分子管材两端与第一铜管密封,高分子管材的两端还设有传导液管,传导液管与传导液流动腔通道贯通;
所述垫子包括上层高分子薄膜、下层高分子薄膜,上层高分子薄膜的四周与下层高分子薄膜的四周密封,上层高分子薄膜、下层高分子薄膜之间设有若干块隔块,若干块隔块将上层高分子薄膜、下层高分子薄膜之间隔离;每个隔块附近的上层高分子薄膜、下层高分子薄膜密切熔合,使得上层高分子薄膜、下层高分子薄膜之间形成若干中空传导液通道;
所述高分子管材一端的传导液管与垫子一边的中空传导液通道贯通,另一端经水泵与垫子另一边的中空传导液通道贯通;
所述吸热散热箱包括金属壳、第二铜管,金属壳为密封金属壳,金属壳内放置有冷却液,第二铜管折叠置于金属壳内,且第二铜管的两端穿过金属壳伸于金属壳外部;所述第二铜管的一端经毛细管与第一铜管一端贯通连接,第二铜管的另一端经冷热交换阀与小功率空调压缩机贯通连接;
所述中空传导液通道、传导液流动腔通道、传导液管内均充满传导液体,所述第一铜管、第二铜管内均放置有氟利昂;启动水泵时,中空传导液通道、传导液流动腔通道、传导液管内的传导液体在中空传导液通道、传导液流动腔通道、传导液管内循环流动。
所述上层高分子薄膜、下层高分子薄膜熔合处设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孔。
所述高分子管材上包覆有保温层。
一种汽车座椅用可加热制冷垫加热制冷方法,其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元振,未经夏元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7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箱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气站设备配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