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1033.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强;韩红飞;李彪;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德海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2 | 代理人: | 袁媛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盘管 计算机设备 中间换热器 存储介质 冷却系统 冷冻水 冷量 热管 水泵 冷却 冷冻水输送 冷却子系统 散热设备 构建 释放 传递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由热管、中间换热器、水泵以及风机盘管组成的第一冷却子系统;热管将所在介质中的冷量传递给中间换热器的冷冻水;水泵将冷冻水输送到风机盘管;风机盘管将冷冻水中的冷量释放出来,为散热设备降温。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降低能耗并提高稳定性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特别涉及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信息化社会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产业的崛起,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金融、通信、石化、电力等大型国企以及政府机构等纷纷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及灾备中心。
而数据中心属于高耗能产业,对于电力供应存在巨大的依赖和影响。据统计,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约占全世界总耗电量的0.5%,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约占社会总耗电量的2%,相当于三峡大坝全年产能。
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包括IT设备用电、冷却系统用电、电能损耗以及其它用电等。其中,冷却系统担负着维持机房设备常温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主要的能耗因素,冷却系统的耗电量约占总耗电量的20%。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冷却系统能耗,成为建设绿色、节能数据中心的首要任务。
目前大多数的数据中心都是通过电制冷直膨式空调或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的方式为机房中的散热设备降温。图1为现有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冷却系统采用的是前一种方式,其中包括膨胀阀1001、冷凝器1002、压缩机1003、蒸发器1004等。后一种方式的能耗相对于前一种方式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但冷水机组运行仍然需要消耗巨额的电量。
近年来兴起的自然冷却(Freecooling)、风侧冷却等方式可将自然界的免费能源应用到机房,但这些方式容易受到外界气候和天气情况的影响,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降低能耗并提高稳定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子系统,所述第一冷却子系统中包括:热管、中间换热器、水泵以及风机盘管;
所述热管,用于将所在介质中的冷量传递给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冷冻水;
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冷冻水输送到所述风机盘管;
所述风机盘管,用于将所述冷冻水中的冷量释放出来,为散热设备降温。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子系统中进一步包括:冷却塔以及换热器;
所述冷却塔,用于通过获取自然环境中的冷量产生冷却水,将所述冷却水输送到所述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用于向所在介质释放冷量;
所述换热器所在介质与所述热管所在介质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所在介质包括:土壤。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热管中设置有低沸点工质,通过相变换热将土壤中的冷量传递给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冷冻水。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却系统中进一步包括:第二冷却子系统以及控制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冷却子系统正常工作时,关闭所述第二冷却子系统;当确定所述第一冷却子系统出现故障时,关闭所述第一冷却子系统并开启所述第二冷却子系统,由所述第二冷却子系统为所述散热设备降温。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却系统中进一步包括:蓄冷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