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疤痕修复的配方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9310.4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方;郭创洲;殷昊;李道胜;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6 | 分类号: | A61L31/06;A61L31/04;A61L31/00;A61L31/14;A61L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荣红颖;刘春成 |
地址: | 10009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疤痕 修复 配方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疤痕修复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A相、B相、C相、D相、E相、F相,采用特定配比,由再生硅材料为主料,透明质酸钠、羟甲基壳多糖为辅料复配其他助剂而制成;其中:再生硅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具有的能形成和人体骨骼及软组织结构一致的三维网状支架结构,实现细胞自源性修复,有利于细胞的有序生长,促进健康细胞增殖形成新组织的机理;透明质酸钠增加了再生硅材料与皮肤组织的粘附性;其他助剂促进疤痕部位对制剂的吸收;所述成分共同作用使疤痕修复过程中形成合理的调控机制,抑制纤维蛋白的过度增生,促使组织有序生长,从而完成疤痕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疤痕修复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疤痕是人体创伤、烫伤、手术后由于创面在愈合的过程中缺乏调控机制及愈合的皮肤缺乏保护而形成的,疤痕不仅影响美观并且还会让人变得不自信;因此祛疤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目前疤痕修复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外敷药剂、对于增生性疤痕特别是烫伤,采用植皮、激光以及封闭治疗的手段进行修复,另外还包括打磨、填充等手段。从修复效果来看,手术切除、激光治疗,100%复发,有的还造成皮肤损害,或局部疼痛,且疗效不理想;传统药物治疗,能治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症状,但不易痊愈。研究疤痕的形成机制发现:疤痕主要是由于纤维蛋白过度增生和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而形成。由于胶原合成和降解不平衡,异常粘多糖的出现,以及肌纤维细胞的增殖导致局部隆起、坚硬、变色,从而形成疤痕;由此可见,疤痕的形成是由于创面在愈合的过程中缺乏调控机制及愈合的皮肤缺乏保护等。因此,要从本质上解决疤痕问题,亟待一种制剂能在疤痕修复过程中促成合理的调控机制,抑制纤维蛋白的过度增生,促使组织有序生长,从而完成疤痕修复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疤痕修复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其能够抑制纤维蛋白的过度增生,促使组织有序生长,从而完成疤痕修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疤痕修复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方:
A相:棕榈酸乙基己酯 4-7 份 鲸蜡硬脂醇聚醚-25 1.5-3份
鲸蜡醇 1.8-2.4份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6-2.2份
生育酚乙酸酯 0.8-1.2 份 鲸蜡硬脂醇聚醚-6 0.8-1.2份
牛油果树果脂油 1.3-1.8份
B相:甘油 6-10 份 黄原胶 0.2-0.4份
羧甲基壳多糖 0.1份 透明质酸钠 0.06-0.1份
C相:去离子水 50-60份 羟苯甲酯 0.1份
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 0.1-0.5份
积雪草提取物 0.1-0.5份
D相:再生硅材料 6-15份 聚乙二醇400 6-15份
E相:柠檬酸 2-3份 乙酰羟脯氨酸 0.1份
2-o-乙基抗坏血酸 0.1-0.3份
F相:丙二醇 0.2-0.4份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 0.08-0.1份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0.01份。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疤痕修复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先,将A相加入油相罐中,升温至60-90℃,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