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透明硅酮胶生产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887.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年军;颜干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宇信钙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40/00;C09J183/04;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2625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碳酸钙 硅酮胶 制备 透明 白炭黑 改性剂 晶型控制剂 分散性好 高温陈化 后处理剂 平均粒径 消化反应 压滤脱水 增稠效果 分散剂 伸长率 生石灰 替代 除杂 分级 烘干 胶模 拉伸 生产 透明度 消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透明硅酮胶生产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将生石灰利用消化水消化反应后筛分、除杂、高温陈化,依次加入晶型控制剂、分散剂、第一改性剂、第二改性剂和后处理剂,完成反应后进行压滤脱水、烘干、粉碎和分级,即可得到中性透明硅酮胶用纳米碳酸钙;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仅为18~23nm左右,且比表面积大于90m2/g,分散性好,透明度高,用于中性透明硅酮胶的生产中替代白炭黑的使用,增稠效果好,做出的胶模量低,拉伸强度及伸长率较高,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价格便宜,完全能够替代价格昂贵的白炭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性透明硅酮胶生产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酮密封胶是密封胶中的一种,是指以线型聚硅氧烷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密封胶,也叫有机硅密封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机硅密封胶主要有脱醋酸型、脱酮肟型(硅酮型)、脱醇型等。由于脱醋酸型密封胶气味大,有腐蚀性,脱醇型硫化速度慢,保存性和粘结性较差,因此脱酮肟型密封胶的用量逐步增加。
硅酮密封胶作为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石材幕墙的关键粘结密封材料,我国曾长期依赖进口。国外的硅酮密封胶生产和应用已达到较高水平,全世界的市场基本上被美国DowCorning、GE、德国Wacker、法国RP、日本信越等几大公司垄断,Dow Corning的产品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我国硅酮建筑密封胶的研制工作始于1960年代,但进展十分缓慢,直到1980年代也没有工业化的产品投放市场。19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酸性硅酮密封胶的国产产品已经占据了国内超过50%的市场,还在进一步发展壮大。中性硅酮密封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也正在进行中,有一些产品已经投放市场。
单组分硅酮建筑密封胶是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基础胶料酮肟基硅烷作交联剂,在无水的条件下与增塑剂、填料、催化剂、粘结促进剂、硫化促进剂等混合均匀,灌装在密封容器中,使用时从容器中挤出,接触大气中的湿气后,硫化成性能优异的弹性体。
其中,基础胶料是羟基硅油(107),粘度为1000~100000mPa·s(25℃)。粘度过低,密封胶硫化后硬度高,弹性差;而粘度过高,加工性能差。交联剂是有机硅密封胶的主要助剂,它能使线型聚硅氧烷交联成网状结构的弹性体。它是含有2个以上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烷,常用的交联剂有CH3Si(O-N=CMe2)3、CH2=CH3Si(O-N=CMe2)3、CH3Si(O-N=CMeEt)3等。增塑剂可以降低密封胶的硬度和模量,提高伸长率,改善未硫化密封胶的粘度和挤出性能。一般选用三甲基甲硅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201)作为增塑剂,粘度为50~1000mPa·s(25℃)。
硅橡胶具有非结晶性结构,链间相互作用力弱,未经补强的硫化胶强度很差,无实用价值。配方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填料。白炭黑是硅橡胶最理想的补强填料,用环硅氧烷或硅氮烷处理过的白炭黑不但可以减少填料的含水率,而且还能提高其相容性,使填料更易分散,在混合和存放过程中也不易产生结构化,并且使胶料具有触变性,能用于垂直接缝的粘结密封。
加入表面处理过的碳酸钙可改善硫化胶的伸长率和抗撕裂性,并能降低成本。催化剂用于加快密封胶的硫化速度,使其在室温下很快硫化成弹性体。常用的催化剂是有机锡催化剂,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辛酸亚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宇信钙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州宇信钙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