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串联故障电弧模型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232.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曾泽宇;李正曦;杨立滨;宋锐;熊兰;杨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串联 故障 电弧 模型 仿真 方法 | ||
1.一种直流串联故障电弧模型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搭建直流串联故障电弧测试平台,并进行试验,测量记录电源电压、电弧间距和电弧电压、电弧电流;所述直流串联故障电弧测试平台包含电弧发生装置,所述电弧发生装置包含两个绝缘夹具,其中一个绝缘夹具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上,另一端夹住静止电极,另一个绝缘夹具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上,另一端夹住活动电极,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刻度,所述滑动块通过侧面调节器实现滑动块在固定底座上滑动调节,所述电弧发生装置连接至直流稳压电源;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S11:设置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侧面调节器,使得静止电极与活动电极完全接触,让整个试验回路闭合,开始试验;
S12:通过示波器记录正常情况下电弧发生装置两端的电压电流波形;
S13:缓慢调节侧面调节器使活动电极与静止电极之间的距离,直至距离刚好使得电弧自然熄灭,记录下此时的输出电压与最大燃弧距离;
S14:改变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重复步骤S13记录下不同电压下的最大燃弧距离;
S15:分断试验电路,重置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并调节侧面调节器,使得静止电极与活动电极完全接触,让整个试验回路闭合,开始试验;
S16:通过调节侧面调节器使活动电极与静止电极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通过示波器记录电弧在该距离下的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
S17:改变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重复步骤S16,记录在相同距离和不同电压下的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
S2:根据测量记录的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计算电弧电阻,分析电弧电阻和电源电压、电弧间距的关系,进行公式拟合;具体为:
S21: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分别计算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的平均值,求取电弧电阻;
S22:拟合出电弧电阻和电源电压、电弧间距的数学模型为,
R=C1+C2·U+C3·D+C4·U·D
其中,C1、C2、C3、C4为计算系数,U为电源电压,D为电弧间距;
S3:根据拟合获得的公式,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直流故障电弧的仿真模型;
S4:设置仿真参数,运行仿真模型,输出仿真结果,并与实测的结果进行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串联故障电弧模型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稳压电源通过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弧发生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串联故障电弧模型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调节器的调节方式包含旋钮粗调和步进电机精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串联故障电弧模型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根据获得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直流故障电弧的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仿真模型输出的电弧电压、电弧电流添加白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2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