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及渗氮金属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8411.3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董超;王安;李日;蔡建伟;田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金属件 预设 渗氮 渗氮处理 硬度检测 渗氮层 炉内 氨气 氮气 加热炉抽真空 金属件表面 厚度均一 甲醇溶液 冷却处理 炉内压力 预设压力 准确度 抽真空 加热 制备 保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及渗氮金属件,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将待处理的金属件置于加热炉中,将加热炉抽真空升温,并在抽真空升温的过程中向加热炉中依次通入氮气和氨气,以使加热炉的炉内压力到达预设压力值;当加热炉的炉内温度到达第一预设温度时,以预设滴加速度向加热炉中加入甲醇溶液;当加热炉的炉内温度到达第一预设温度并持续预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炉的加热并对金属件进行冷却处理以得到渗氮金属件。本发明能够在金属件表面制备分布均匀且厚度均一的渗氮层,提高金属件硬度,简化渗氮层硬度检测的难度,提高硬度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化学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及渗氮金属件。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缸主要包括缸体、活塞、皮碗和推杆,用于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其中缸体所选用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浇铸性和切削性,因此铸铁、合金铸铁被用于制备缸体。为了进一步增强缸体表面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需要对制动缸缸体进行渗氮处理。
目前常用的渗氮工艺包括将待处理的缸体置于加热炉中,先进行抽真空处理,保证炉体内部为真空状态,继而升温至预设的保温温度,向炉内添加甲醇并控制甲醇的滴加速度,同时逐渐向炉内通入氨气使得炉内压力位置在预设的压力范围内,保温一定时间后降温并出炉冷却,即可完成缸体表面的渗氮处理。为检测渗氮处理后的缸体表面的硬度,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采用维氏硬度检测法。
然而目前的制备检测方法中,各个制备流程的参数控制并不准确,导致渗氮处理时间较长或渗氮层不均匀,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合格率。并且产品的渗氮层厚度小硬度大的特点并不利于精确测量其硬度值。因此现有技术的制备检测方法在工业生产上具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及渗氮金属件,能够在金属件表面制备分布均匀且厚度均一的渗氮层,提高金属件硬度,简化渗氮层硬度检测的难度,提高硬度检测的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及渗氮金属件,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将待处理的金属件置于加热炉中,将加热炉抽真空升温,并在抽真空升温的过程中向加热炉中依次通入氮气和氨气,以使加热炉的炉内压力到达预设压力值。
当加热炉的炉内温度到达第一预设温度时,以预设滴加速度向加热炉中加入甲醇溶液。
当加热炉的炉内温度到达第一预设温度并持续预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炉的加热并对金属件进行冷却处理以得到渗氮金属件。
在上述的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中,可选的是,当加热炉的炉内温度到达第一预设温度并持续预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炉的加热并对金属件进行冷却处理以得到渗氮金属件中,具体包括:
当加热炉的炉内温度到达第一预设温度并持续预设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炉的加热,将金属件置于加热炉中降温。
当加热炉的炉内温度降至第二预设温度时,将金属件从加热炉中取出置于室温中空冷处理。
在上述的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中,可选的是,在将金属件置于加热炉中降温中,具体包括:
采用炉冷处理对加热炉中的金属件降温。
采用风冷处理对加热炉的外壳进行降温。
在上述的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中,可选的是,加热炉的抽真空升温的时间范围在7小时至10小时之间。
在上述的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中,可选的是,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在560摄氏度至630摄氏度之间。
在上述的金属件渗氮处理方法中,可选的是,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在140摄氏度至160摄氏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