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5763.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1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泽靖典;斋藤雅宽;米村繁;江上徹;中村考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6 | 分类号: | B21D22/26;B21D24/00;B60J5/04;B62D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特征 面板 制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冲头、坯料保持件和与所述冲头和坯料保持件相对的冲模,对配置在所述冲头和坯料保持件与所述冲模之间的坯料进行由拉深成形或胀形成形实现的冲压加工,从而制造具有由两个面夹着的弯折面即特征线的外板面板,其中,
所述冲头在冲头顶部具备用于成形所述弯折面的凸部和冲头肩圆角部,
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冲压加工时施加于所述坯料的表面压力比所述冲头的除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以外的剩余部在所述冲压加工时施加于所述坯料的表面压力高,
并且所述冲头的包含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中的至少一者的第1部分与所述坯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大于所述冲头的除所述第1部分以外的第2部分与所述坯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坯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所述第2部分与所述坯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的差为0.05以上,
所述静摩擦系数是由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坯料最初碰触而在该坯料产生的凹处在成形过程中移动的方向上的静摩擦系数,
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维氏硬度为700HV以上的颗粒,
所述冲头具备颗粒固装部,所述颗粒固装部具有保持所述颗粒的保持层,该颗粒固装部设于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颗粒的嵌入率为50%~80%,
其中,将所述嵌入率作为(所述保持层的高度/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100(%)来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μm~6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固装的所述颗粒的颗粒率为5%~20%,
其中,将所述颗粒率作为(所述颗粒的总体积/所述颗粒固装部的体积)×100(%)来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根据作业条件而将所述颗粒固装部更换为其他的颗粒固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颗粒与所述坯料中的作为所述外板面板的内表面的非外观设计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突起的高度为0.02mm~0.1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突起与所述坯料中的作为所述外板面板的内表面的非外观设计面接触。
10.一种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装置,其包括冲头、坯料保持件和与该冲头和坯料保持件相对的冲模,其中,
所述冲头在冲头顶部具备用于成形作为特征线的弯折面的凸部和冲头肩圆角部,
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维氏硬度为700HV以上的颗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冲头具备颗粒固装部,所述颗粒固装部具有保持所述颗粒的保持层,该颗粒固装部设于所述凸部和所述冲头肩圆角部中的至少一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特征线的外板面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颗粒的嵌入率为50%~80%,
其中,将所述嵌入率作为(所述保持层的高度/所述颗粒的平均粒径)×100(%)来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57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电可倾斜扩散式聚焦无源反射器
- 下一篇:类神经酰胺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