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0679.1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康幸;中西孝文;大石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结构 | ||
使得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能够简化。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具备前罩(30),该前罩(30)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50L、50R)和设置在左右的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设置于中央罩(51)的左右侧部的卡合部(78、79)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侧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中央罩(51)与左右的侧罩(50L、50R)连结为一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中,公知以下这样的前罩结构:用兼作电池保持部件的连结部件和十字板连结左右的侧罩,用中央罩覆盖左右的侧罩之间的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参照)。在专利文献1中,中央罩被连结于连结部件和腿部护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44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前罩结构中,由于用连结部件和专用的十字板左右连结侧罩,因此部件个数增加,并且结构变复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得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的结构能够简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具备前罩30,该前罩30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50L、50R和设置在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的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侧部的卡合部78、79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所述中央罩51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连结为一体。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具备将左右的该侧罩50L、50R彼此连结的相互连结部52,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通过借助所述被卡合部70、71与所述中央罩51连结而被定位。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分别具备罩部53和灯体部54,所述被卡合部70、71设置于所述灯体部54的壳体61,并且该壳体61沿着所述侧罩50L、50R与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分别具备罩部53和灯体部54,所述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所述灯体部54的壳体61,并且,该壳体61沿着所述侧罩50L、50R与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灯体部54的所述壳体61具备被固定至车体侧的前部的前部固定部68。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后部,设置有与固定于车体侧的腿部护罩32、33卡定的卡定部53e、53f。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上部设置有被紧固至紧固部32a的被紧固部83,所述紧固部32a设置于固定在车体侧的腿部护罩32的上部。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在所述相互连结部52处通过贯插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中的一根销部件75而连结,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以所述销部件75为中心的转动被所述中央罩51限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前罩30形成为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并且,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缘部61b形成为越接近所述前端侧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接近,所述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所述侧缘部61b的前端部。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0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